客服热线:010-88585617

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之困如何解?

2017-06-22 10:45:00来源:新华网   
核心摘要:每年雨季,“城市看海”的新闻便时不时地出现在网上,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能免受内涝之苦。而在这个话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同时,内涝问题也正在成为对城市管理水平的一项重大考验。
每年雨季,“城市看海”的新闻便时不时地出现在网上,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能免受内涝之苦。而在这个话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同时,内涝问题也正在成为对城市管理水平的一项重大考验。

日益严峻的城市内涝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减灾的“新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然而,自2010年以来,5年中有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2551亿元),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城市内涝的“内忧外患”

城市内涝的“病根”主要源于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加之往年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越来越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内涝易发点也在与日俱增。随着国内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充分(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导致雨水的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疏导雨水已是杯水车薪。

“海绵城市”让城市不再看海
如今,在谈及治理城市内涝的办法时,很多人会想到建设“海绵城市”。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国自2015年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17年4月,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已开工建设738公里,完成投资约400亿元;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2015年和2016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综合考虑我国东、中、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南北方的气候不同,分两批确定了30个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涵盖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城市。



海绵城市在治理城市内涝方面也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汛期,我国一些流域和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部分城市的建设成果在应对汛期强降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面对内涝,如何避险自救
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城市内涝,各地相关部门正在逐步改进排水系统,力求将内涝消灭在襁褓之中。而在城市防范措施建设完善的过程中,从自己做起,尽可能避免内涝带来的危险,仍是我们每个人需要认真对待的大事。

暴雨预警是避灾的“指挥棒”。即使是最低一级的暴雨蓝色预警,也足以成为停止外出计划的理由。那么,你知道不同的预警级别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在户外时如果突然遇到暴雨导致内涝情况时,也应关注这些方面,正确避险:

首先,下大暴雨时,排水管可能从明流变成有压流,容易把井盖顶开,行人需特别注意路面情况;暴雨期间电线杆可能出现漏电情况,若在电线杆附近时感到脚下发麻,应立刻止步后退。

此外,在驾车涉水前必须谨慎判断,注意不让车辆进入水深超过排气管高度的积水区,如果车辆不慎进水熄火,切勿启动发动机;同时,驾车时应注意绕行立交桥下等易积水的路段,如果遇到险情,要果断弃车逃生。

最后,如果身处山区,还应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等异常声响,如发现泥石流、滑坡袭来,立刻向沟岸两侧的高地转移,绝不可涉水过河。
(责任编辑:)
下一篇:

山东青岛:市南区日照路1号拟进行危房及基础设施改造

上一篇:

以绿为底布局城市"里子" 海绵城市再启万亿盛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