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海绵城市”概念的兴起是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创新体现。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海绵城市的发展方向,他指出,不仅是试点城市,所有城市都应该注重这项“里子工程”。事实上,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是建造海绵城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仅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长远看,更会产生无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自国家从2014年倡导海绵城市以来,在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补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尤其是2015年,国家筛选了3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使得海绵城市自上而下提速前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2017年是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第三年,第二批试点城市进入建设期的第二年,也是海绵城市阶段性的“大考”之年。
近日,由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组织开展的2016年度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绩效评价结果揭晓,南宁市在国家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三,绩效评价成绩在首批试点城市中属优秀等次。
如今的南宁南湖环湖步道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那考河从黑臭水体变成了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青秀山兰园雨水回用每年2.2万吨,节省提水费120万元……一大批海绵城市试点项目让南宁市发生美丽蝶变,也让市民从中受惠,市区的海绵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不止南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个省市以构建海绵城市为出发点组织工程项目。在海绵城市推进过程中,各地的试点工程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海绵城市国家级试点工程成效显著
贵安新区:搭建海绵城市大数据监测系统
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计划总投资46.7亿元,试点建设项目数为67个。截至目前,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共开工建设项目56个,其中已建成项目19个,待建项目1个,完成投资17.8亿元。
贵安新区坚持低冲击开发模式,积极推进全域生态化,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将城市分解成组团“微循环”,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有改善、热岛有缓解”,探寻厚植生态文明理念的城市发展模式并显现成效。
此外,贵安新区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为海绵城市建设助力,依托大数据发展红利,搭建海绵城市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综合管理云平台,在示范区安装监测点,对雨量、流量、水质、液位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实现智慧化管理。
重庆:海绵城市建设首个试点工程通过验收
重庆合川区海绵城市建设首个试点工程--涪沙路生物滞留带样板段顺利通过验收,实现了合川海绵城市建设零的突破。此次试点的两条生物滞留带分布在城市主干道涪沙路两旁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每条带宽2.65米,大坡段每5米设置一处挡水堰,每15米设置平、立雨水口及沉砂井1个。
暴雨期,雨水经海绵城市专用雨水井盖溢流至雨水管道系统;平时,雨水通过生物滞留带过滤后经盲管导流至雨水管道系统。生物滞留带采用红继木、金叶女桢、海桐、红叶石兰等常规道路绿化植物,既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又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效果。
济南:顶层设计绘制海绵城市建设蓝图
济南正全面推广和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引领城市发展,让城市回归自然循环。成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组织管理与推进实施方案》,将位于城区上游的39平方公里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并确定43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程项目,从而实现“地下水银行”的存贷循环,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017年,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将强力推进海绵城市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区域39平方公里43项工程建设,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并在市域范围内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规划建设的常态化。
上海:雨水银行“助推”海绵城市”建设
上海正采用产学合作方式打造“雨水银行”,相关技术已在上海市2017年度重大建设项目--浦东滨江沿岸绿色贯通大通道项目中,通过工程实践得以示范性应用。同时,该系统还配套有远程智能水质监控系统,确保生长在公共绿地的植物源源不断获得循环再生的优质浇灌水。
据测算,以1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为例,整个系统只要建设一个560立方米的面源雨水收集池,以及140立方米的净水储蓄池,就能实现全年浇灌水生态平衡,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雨水生态再利用的复合经济价值,直接助推“海绵城市”建设。整个系统不仅占有地面资源的比例小,维护营运上也比用自来水浇灌成本低、效果好,更有益于植物的成活与生长。
这些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积极引领和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巩固了城市的“里子”,在面对暴雨冲刷时,让城市有了一定的对抗能力。
但同时,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协调好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在造价、技术和成本方面做一个综合的考量?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把海绵城市建设推向一个更高的深度。
“保护”与“发展”如何协调?
建设海绵城市,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做好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缓解城市“雨岛效应”、“热岛效应”,维持和恢复城市绿地、水体及湿地等生态设施是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实现城市水自然循环功能的必要手段。
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前期,应该提前识别城市及外围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本底条件,划定海绵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明确保护与修复要求。严格蓝、绿两线管控,特别注重对山体、湿地、水资源保护区等城市重要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落实绿色、低影响开发的理念,灰色建设要与滨水环境,依山林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灰色向城市绿色自然过渡。
每一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城市系统,试点项目要贴合城市的基本生态环境,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公共建筑、城市道路、公园绿地、水系湖泊以及居住小区、甚至包括商业综合体等开发项目中融人海绵城市理念,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条件与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并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的实现路径。
智慧建设是关键
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资金缺乏、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甚至一度有“建设海绵城市是个‘烧钱’的事”的说法。建设海绵城市真的就是需要高技术、高造价、高材料的“烧钱”的事吗?
高成本?
海绵城市是一个建立在绿色生态基础之上的城市形态。它有别于常规的工程性的、缺乏弹性的、由水泥能构成的“灰色基础设施”:它不是要进行河道渠化硬化、钢筋水泥防洪堤坝、拦江水泥和橡胶大坝等大量工程;也不是为解决内涝,片面依赖灰色的管道工程,工程浩大、维护成本高,只为满足瞬时排水要求;更不是要花巨资用水泥堤坝将河流裁弯取直,变成了“三面光”的排水渠,目的是将河水快速排泄。
高造价?
海绵城市建设时用来综合、系统、可持续地解决水问题。包括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海绵”对应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 和“海绵国土”即是建立相应的生态基础设施。从这意义上来说,它不需要高造价,也不需要很复杂的材料。
高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并不需要什么昂贵的“高技术”,它可以通过低成本和“低技术”来实现。例如,我们可以用农民填方和挖方、灌溉和施肥、播种和收获的智慧来营造海绵城市,用最少的人力、最简单的元素、最经济的做法,来创造的一个真正节约、并为城市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生态服务的海绵系统。
运用农民智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案例有很多,如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项目,从中国三角洲农业的桑基鱼塘遗产中获得灵感,通过简单的填挖方技术,在城市中心营造绿色海绵,综合解决城市内涝、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和生物栖息地修复,并为居民提供游憩服务。如六盘水明湖湿地项目,通过一系列陂塘,将地表径流减速消能,给水系统以自我净化的时间,并滋润多样化的环境,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如浙江金华燕尾洲项目,将公园范围内的防洪硬岸砸掉,应用填挖方就地平衡原理,将河岸改造为多级可淹没的梯田种植带,与洪水为友。
北京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就指出,现在有一些人认为,建设海绵城市需要高造价,需要高精尖的高技术,需要要有很复杂的材料,这是当前建设海绵城市需要破除的三大迷信。只有破除这三大迷信,像国君一样思考,像农夫那样去劳作,才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当前的海绵城市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生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价值,多选择用自然、生态的做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用最少的人工和投入来取得最好的效果,破除造价、材料、技术等迷信,踏踏实实运用中国的智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真正让我们的城市既有华美的“面子”,更有舒适的“里子”,实现“治水为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