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治安防控网
行政村、自然村治安户长全覆盖
康县有350个行政村、1607个自然村,居住人口约20万,其中有17万余人生活在农村。农村社会治安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县社会治安稳定大局。
2019年以来,康县公安局结合山高路远、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积极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探索出农村警务新模式——治安户长制。
在实践中,康县公安局聚焦平安建设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吃透县情特点,确定了“康北”化矛盾防案件、“康中”严管控抓防范、“康南”重服务防事故、景区开展巡逻疏导服务为主的全县治安户长工作思路,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明晰了工作职责。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标准,在全县选聘中心治安户长350名、治安户长1576名,保证每个村有一名中心治安护长、多名治安护长,实现了行政村、自然村治安户长全覆盖。
中心治安户长和治安护长具备多重“身份”——提醒群众防火防盗的“守门员”、主动调解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替群众办理上户口开证明等事项的“办事员”、及时反馈治安信息和群众诉求的“信息员”……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付出,在全县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就地能化解”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李寿江是去年9月被骋为中心治安户长的,“忙”是他对被聘为中心治安护长以来最深刻的体会。李寿江所在的未石沟村位于豆坝镇与碾坝镇相邻的“老虎崖”山底,村民居住分散,办事很不方便。他在豆坝派出所民警带领下,认真履行中心治安户长职责,积极协助民警采信息、上门牌、核户口、化矛盾、解纠纷、勤服务,筑起了建设平安美丽乡村的第一道“篱笆”。“当我参与协助公安工作后,才真正体会到民警的辛苦。不过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再辛苦也值了。”李寿江说。
创新警务实践
驻村警务室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酿成大问题。为此,康县公安局在全县范围成立了51个驻村警务室。民警在处理案件的同时注重从源头入手、从根上化解,坚持防范在前、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在办案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主动加大对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
4月15日,在岸门口派出所唐家院警务室门外,记者恰好遇到正在调解一起矛盾纠纷的驻村民警唐贤军。原来,庄科村村民罗某英和罗某刚两家因为宅基地地界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村里的警务室。了解了纠纷的来龙去脉后,唐贤军把两户村民请到了警务室,给他们倒上热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提出解决意见。最终,在他的调解下,两家人终于同意丈量土地面积,重新划分地界。就这样,一起可能引起较大影响的矛盾在警务室里化解了。
驻村警务室投入使用以来,康县公安局坚持与时俱进,依托网络实现服务不缺位,在全县共建立360个网上警务室,实现了一村一网上警务室。驻村民警可以通过网上警务室为辖区村民提供发布招领、寻物和重要事项的通知,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向派出所民警反映民情和咨询、预约办理公安业务等事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缩短了办事时间。
“驻村警务室运行以来,我们取得的最大成效是2019年度唐家院警务室警务区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数为零,化解矛盾纠纷9起,有效防止了民转刑案件发生。”唐贤军欣喜地说。
2019年以来,康县公安机关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这个目标,在全县范围掀起“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热潮。当前,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康县公安的具体实践已初具雏形,全县公安机关积极推行“严打整治、打防结合、构筑防控体系”举措,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为“平安康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治安状况好、家庭邻里和谐,美丽乡村才“美”符其实,才能从面子“靓”到里子“美”。如今,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康县的一张新名片。( 闫振宙 张芳芳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