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智慧城市助力抗疫 但仍处起步成长期

2020-03-06 10:18:38来源:第一财经网   
核心摘要:目前各界对智慧城市的期望值太高,还需要理性认识。疫情之下,原本停留在幻灯片概念层面的智慧城市建设,变成普通民众可感知、可体验的新事物。但同时,智慧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不完善问题也相继凸显。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浪潮集团副总裁姜振华表示,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技术是其中一种支撑,未来整个智慧城市建设,将更多地以云计算为支撑,这是未来核心的东西。
 
但同时,姜振华强调,需理性看待智慧城市建设,5G技术于2019年才开始商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范围内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经此疫情,2020年将成为非常大的技术窗口期,未来解决城市核心问题时将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应对疫情完善技术
 
上个月,复工人员逐渐回城过程中,北京天通苑部分小区暴出人员持假冒临时出入证进出社区的情况;与此同时,多地社区仍坚持人工管理的模式——打电话确认住户出行轨迹,居民需要亲自到居委会领取纸质通行证,人力测温、人力登记出入信息等。早在2019年各大互联网巨头传播推广的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概念,似乎并未能落地到突发灾情的应对之中。
 
谈到疫情推动浪潮进一步思考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问题时,姜振华表示,第一,要用问题和应用导向审视和完善智慧城市的规划:为什么政府大量的信息化布局并不能在疫情发生后做到有力支撑?这是因为每个单独的应用场景所对应的问题并没有揭示,问题揭示了也没有归类。需要真正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归类不断完善和提升智慧城市规划。
 
第二,姜振华称,需强化技术平台能力。平台层面,用户需求复杂多样,尤其疫情期间个别地方无法实现简单的报表定制、报表统计、数据采集,如果城市除了云、大数据支撑之外,还能实现定制化平台支撑,上述工作就会迎刃而解,浪潮也在不断强化基于云、数的平台,打造SaaS套件。
 
第三是运营能力。姜振华称,各地基于原有基础不断强化本地支撑能力。疫情采取不见面办公,本地公司运营支撑效果更显著。如收集的企业、个人等数据与原有政府数据融合,可进一步提升有效价值。
 
具体到AI、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落地,在姜振华看来,更本质在于实现对具体应用场景的支撑,同时整个底层的支撑就是云的支撑,云是整个城市的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
 
疫情期间由于远程办公等板块的新增,诸多互联网企业紧急扩容近十万台的服务器,姜振华表示,该动作的背后显示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需要更多算力的支撑以及云服务的支撑。“我认为今年对于云服务和云计算这些技术来讲——不管是虚拟化、并行计算、还是分布式计算——都会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
 
其次,基于区块链、AI技术的发展,最终这些技术发展的目的也是解决疫情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区块链的安全性与AI来做场景支撑,这些技术在整个智慧城市各类场景中均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针对于疫情当中行业普遍面临的扩容问题,姜振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每个城市对于日常运行的基础支撑都有一个相对较大的标准,比如预估好1000万人口的城市对应着约多大量的计算力和服务力。浪潮当前也在不断加大冗余,准备很多核心节点,通过节点的互联实现在应急时刻的支撑。
 
 
理性认识智慧城市
 
可以确定的事实是——疫情让政府、社会、企业更加认识到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并且从规划与建设层面与之进行匹配。
 
姜振华表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近十年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该如何应对?第一是认识层面,政府对信息化、智慧城市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且有针对性。“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到底有多大支撑作用,过去是通过政策、文件下发,对于运行过程中的效果无法检验;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则需要政府重视,因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并不均衡。”
 
其次在重视层面,姜振华表示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项目在某阶段工作完成后,如何按照设计导向实现业务、系统支撑上各方重视尚不足。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以及更多企业将更重视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
 
最后在实用层面。平时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的系统,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未来预判层面还存在差距。经此疫情,智慧城市的边界将越来越清晰,原本围绕民生的智慧城市在疫情后将更加聚焦实用。
 
具体来讲,浪潮加大研发投入,向“云+数+AI”新型互联网转型:一是在多地满足以服务器为核心的基础信息化设备需求,不管是互联网的扩容还是政府云中心设备增加等;二是云服务层面,疫情期间保障全国近百家云中心正常运行,浪潮在云服务上搭建了云南等十几个省市的疫情防控指挥平台。
 
同时,浪潮提供企业云上办公、云上视频会议等服务,这些疫情期间的支撑工作也是浪潮基于云端、围绕社会服务、提升数据处理和城市治理方面的能力,体现共同一体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
 
在经历过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与云服务建设、横向解决行业问题之后,姜振华强调,目前各界对智慧城市的期望值太高,还需要理性认识。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沉淀,先把基础搭建好,再将各项信息化应用与数据融合好,重点要把问题找准,才能将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下去。(吕倩)
(责任编辑:常乐)
下一篇:

山东青岛:市南区日照路1号拟进行危房及基础设施改造

上一篇:

积极运用PPP模式助推复工复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