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城市内涝,破解逢雨必涝的“看海困局”,北京将在雨洪利用、管网改造、节水器具推广、下凹式立交桥改造等方面全方位打造“海绵城市”,优先利用生态透水材料替代硬化路面,配以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排水。
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如果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对雨水收放自如,那么城市内涝现象或许会慢慢消失,而城市的水资源也能够循环利用起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3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在此背景下,未来的北京将成为一块巨大的海绵,在雨季吸收雨水、并在需要时能挤得出水。
如何使城市更有“里子”?日前公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明确,紧扣城市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城乡统筹等中心环节,着力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其中,海绵城市建设再次被重点提及,通州和延庆两区成为首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一座城市应对雨水最好的办法就是“小雨蓄起来,中雨排出去,大雨别成灾”。
因此,北京建设“海绵城市”的总目标是通过增加储水空间,将雨水留下来;通过改造硬质铺装,将雨水渗下去;通过延长回流路径,将雨水净化好。将北京建成宜居的、充满活力的、缺水地区建设海绵城市的典范。未来,北京将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州和延庆成为首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通州将结合副中心建设,按照高水平高标准建设要求,建设平原“海绵城市”。在此基础上,更具体的目标是截至2020年,城市建成区20%的面积能实现70%雨水就地消纳;到2030年,建成区80%的面积能实现70%雨水就地消纳。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场雨的降雨量不超过19.4毫米,北京这块儿大海绵,将直接消纳这场降雨。
与此同时,北京市还提出新建区将全部按照地方标准“3、5、7”的要求,建设雨水控制利用小区。除了山区保护、河湖水系治理、蓄滞洪区的建设,建设海绵城市还包括公园绿地建设、道路广场等。来自水务部门的规划显示,针对水源保护、涵养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近期,北京将建设21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对542个村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建设32平方公里的库滨带,并治理5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
事实上,对于北京海绵城市建设而言,一方面是要严格新建区的水控利用标准,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建成区内海绵设施的提升。绿地中至少应有50%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凹式绿地。建筑及小区,公共停车场、人行道、步行道、自行车道和休闲广场、室外庭院的透水铺装率不小于70%。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把雨水控制利用作为项目内容之一,进行重点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