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地说,就是将现在直埋在地下的各种市政管线统一安放到一个共同的“房子”里,维修和管护转入地下,管线得到更安全的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决策部署,针对“马路拉链”、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加大统筹治理力度,取得积极进展。
2015年,财政部、住建部确定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包括包头、沈阳、哈尔滨、长沙等10城市入围。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国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的任务,涉及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67个城市。2018年试点城市继续扩大到包括石家庄市、四平市、杭州市、合肥等38个城市。以政府试点工程为主,财政扶持额度达到总体投资30%左右,扶持力度巨大。按照国务院要求,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提出在36个大中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
截至2017年底,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开工长度已达4700公里,形成廊体2500多公里,在建管廊150多公里,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投资200亿元,建成地下综合管廊300公里,未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超3万公里,投资规模将达1.8万亿。
中央政府在2019年年初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十三五”建设再发力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透露,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绿色发展方式,践行了新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全国各省市更是积极规划地下综合管廊。
河北省“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全省各地积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强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城市交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着力解决“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福建省“十三五”期间提出,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省在建地下综合管廊超过50公里,加快解决城市内涝和“马路拉链”问题。
甘肃省“十三五”期间制定出,全省各地创新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模式,用足用好国家棚户区改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污水垃圾处理、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政策,完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通信电力、供水排污、供气供热、垃圾处理、停车库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辽宁省沈阳市继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畅通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城建计划投资302亿元。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城市轨道交通、优化快速路网、打通交通节点等项目。加大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推进北部供水管网建设,完成南塔配水管线加固,推进雨污分流,加快建设“海绵城市”。
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四川、山东省、福建省、湖北省等其他省市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纷纷提出了“十三五”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详细内容。
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民生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统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探索综合管廊未来
2020年,是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关键之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目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虽然如火如荼,但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管线信息共享不到位、管线建设与道路建设不同步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地下管线运营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进城市地下管线集约高效建设和使用,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大横琴城市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研究中心等单位发起的第四届中国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与管理大会,将于2020年3月19日-20日在北京召开。
本届综合管廊大会主题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因地制宜推动管廊建设”。大会将总结到2020年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取得的成果,探讨下一步综合管廊发展方向、模式、建设目标以及管廊标准、指导性文件的编制,管廊服务管线的本质,绿色、因地制宜建设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