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交错,炊烟袅袅。出杨凌市区一路向西北,大约二十分钟车程,就到了王上村。初冬时节,这个因隋文帝杨坚陵墓而得名的村庄显露出了其独具关中民居特色的“高颜值”。
干净、宽敞、漂亮、方便……暖阳下,村民张彦勋家的小院里,老俩口正忙着准备午饭的食材。提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张彦勋笑着说:“越来越干净漂亮,特别是今年还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水冲厕所。”
既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像城里一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这样的“高配置”,在杨凌,王上村不是一枝独秀。
近年来,杨凌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命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场既增“颜值”又添“气质”还鼓“口袋”的“美丽实践”,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农城大地徐徐展开。
一村一落皆美景
秀丽农城入画来
走进王上村,青砖古墙、芦苇池塘……一花一草一木皆是满眼的历史厚重感,随意走进村子一处院落,都仿佛走进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画卷。
但谁能想到,这里曾经道路狭窄、街巷杂乱,污水随意排放。转折是从2018年开始的。在这一年,杨陵区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借助“智库”与“外脑”,让专业的建筑规划设计团队服务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效仿城市,更不能千面一村,要体现每村的特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段德罡说。
一年多来,这支由40名青年教师、研究生组成的驻村规划师队伍,入驻杨凌各村寨,本着“建筑废料资源化、建筑材料乡土化、施工方式简易化”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推动建立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程陪伴式驻村规划建设路径。
王上村驻村规划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沈蕊和同伴,在王上村一待就是3个多月,整村258户村民的旱厕改水厕、建筑立面改造、村公共设施改造,大到设计图纸的修改,小到一砖一瓦如何造型,他们都亲力亲为。
“村里这些工程施工没有他们还真不行,他们用汗水换来了我们美丽的家园!”王上村党支部书记李社宏说。
变美的何止一个王上村,近年来,杨凌聚焦生态振兴,以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抓手,因村制宜地构建了村民为主体的共建机制,努力让每一个乡村都散发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实施人居环境“四覆盖一提升”工程,截至今年4月,修建雨污管网3.2万米,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5处、湿地涝池17座、农户水冲式厕所2327户,同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93%以上,毕公、杜寨、田西等5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王上、毕公、新集等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住建部将杨凌作为全国“推进设计下乡和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经验与试点示范案例”向全国推广。
文明春风荡农城
美丽乡村气质佳
挥袍甩袖,掩面顿足,台上演员手脚并用,将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缭乱;台下掌声如潮,群众兴趣高涨。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但揉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派热闹场景。
在每一位观众沉浸于舞台上精彩演出的同时,揉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讲解员周心怡依然忙前忙后,无暇欣赏。“今天实践所组织演出的是石家村木偶戏,你看寒冷也阻挡十里八乡村民们看戏的热情,维护现场秩序、现场卫生,能不忙吗?”在周心怡看来,农村发展好不好,不能光看农民收入有多少,还要看农民的精神面貌怎么样,虽然错过了精彩的节目,但看着村民们欢乐的笑容,周心怡甚是欣慰。
“颜值”美,更要“气质”佳。杨凌创新形式,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村变美、户变亮,人也变靓了,淳朴的民风民情让人耳目一新。“现在,大家白天干活,晚上下棋散步、跳广场舞,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等不文明现象没有了,都在踏踏实实过日子,感觉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咧!” 梁氏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双科高兴地说。
乡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杨凌聚焦文化振兴,建成乡村学堂28个,成立了由高校教育专家、“五老”人员、乡贤人士、科技能人、行业能人等218人组成的专兼结合、高素质、覆盖面广的动态化师资队伍,常态化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建成农村阅读点78个,“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成功列入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个、实践站15个,累计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00余场次,文明乡风正融入村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不光有高颜值的面子
更有好产业的里子
“大家看,这里是田薯叔庄园的特色红薯种植区,我们将要带着小铁镐去地头挖红薯了!”12月3日下午,杨凌田西村田薯叔庄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体验活动——逛“种植迷宫”、挖红薯、烤红薯活动正如火如荼举行,来自河北省怀安县的游客孟亚明更是高兴地对着镜头拍起了“Vlog”。
田薯叔庄园是揉谷镇田西村以红薯育苗和种植为主导产业,建设的一个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在这里,游客们除了能欣赏与众不同的美丽田园风光,体验田西人的日常农耕生活,还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土鸡或悠然觅食或相互追逐,勤劳的田西人卯足了劲儿或松土栽培或浇花除草,置身其间恍若进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美而不富不是美,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这样的乡村才更具活力和魅力。”在田西村党支部书记田小雄看来,村民要想富,必须有产业。
田西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薯种植村,但标准化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一直制约村里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益,田小雄带领村民们,成立了杨凌田西甘薯专业合作社,注册“田薯叔”商标,建立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西村田薯叔庄园,同时还打造了“田薯叔”网红形象店,并以连锁经营的模式,鼓励村民“走出去”,拓宽增收渠道。不仅如此,田西村的薯类产品更是搭上了“电商快车”,远销到延安、榆林以及新疆、甘肃等地。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的日子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平均一亩地能卖20万株红薯苗子,2亩地赚了将近10万元,还额外拿到了股权证和分红!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咧!”讲起村子的变化,村民田选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