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海绵城市及相关水环境治理的政策与工程建设一直是过去两年的热点问题。
何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会遵循从产生-高速发展-冷静思考-稳定成熟的客观规律,不能操之过急,在积极推进的同时应保有冷静思考。
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理念的一种转变,它会融合到城市建设的各行各业。同时,它应当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有序发展。
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
对于新开发区域,各区、市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控制,积极做好项目示范引领。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道路、公园、绿地、广场、河道等公益性项目要率先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老城区要结合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整治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推进海绵型建筑、小区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因地制宜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小区露天步行道、园路等应采取透水铺装,绿地要采用雨水花园等形式,建设蓄存雨水的景观水体设施或其他相应设施。已批在建的建筑与小区应结合实际,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改造,落实低影响开发要求。
推进海绵型道路和广场建设
转变传统的城市道路建设理念,统筹规划设计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道路高程、横断面、绿化带、排水系统,使用透水型材料和铺装工艺,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新建、改建道路可采取不设道路侧石或对道路侧石进行改造、增加雨水排放口等措施,将雨水引入绿地进行雨水收集、净化和吸纳。道路绿化隔离带和两侧绿化带要因地制宜运用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湿地、水塘等多种形式的雨水调节设施,集中消纳道路及周边地块雨水径流,控制径流污染。
加强海绵型城市绿地与公园建设
新建公园绿地、城市广场应因地制宜采取透水型铺装、小微湿地、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水塘等分散式消纳和集中式调蓄相结合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为滞蓄周边雨水提供空间,构建海绵型绿地系统。
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达标建设,消除黑臭水体
加强对城市河道、坑塘、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整治恢复,严格控制河道蓝线,严禁挤占河道行洪断面、截弯取直,逐步消除河道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加快恢复被侵占、覆盖的城市河道。结合雨水利用、排水防涝要求,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蓄集雨水,削减洪峰,加快改造消除城市易涝点。针对入海河道特点,科学论证建设挡潮设施,改善水土环境,提高水系调蓄容量。加强雨污分流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开展全域河道治理,加快完成墨水河、白沙河、李村河、楼山河、海泊河、镰湾河、云溪河、现河、嵯阳河等重点流域河道截污和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河道生态系统对雨水的积蓄、过滤、净化功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确保到2017年年底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
从已有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中,可以得知,海绵城市目前在以制度创新为前提的跨行业合作、融资方式多元化、海绵城市产业多种产品百花齐放,另外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
以制度创新为前提的跨行业合作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最初源于对水环境的生态化管理。然而随着多学科加入海绵城市理念的讨论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被赋予了更多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海绵城市已成为城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一种新的生态发展模式,并将长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最有效的实现途径之一。
当下,无论是城市建设者还是城市居民都已经明白无法再用一个个相互割裂的环境治理工程解决系统性的环境问题,他们转而更愿意用海绵城市这样形象诗意的词来描绘自己追求的城市理想居住空间。因此,现阶段对海绵城市的理解更多的是一个建设愿景,而非只是具体的实施手段;是一个目标,而非只是一系列实现措施。
随着海绵城市外延的扩大在实际建设中,要防止对海绵城市概念的滥用。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对城市原有基础设施重新进行生态化改造,但如果一些无关的或过度建设的项目也被打包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中,就会产生“海绵城市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问题,并不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海绵城市研究将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而非自身独立为一个子学科,未来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会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是会成为传统建筑、景观、交通、水利等行业的综合专题,以制度创新为前提的跨行业合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方式的多元化
从财政部2016年发布的第三批PPP项目清单的统计结果来看:
海绵城市行业的PPP项目总量为52个,投资金额总计1119亿元;
从运作机制上来看,其中45个项目的运作方式均为BOT模式,合计投资金额为1010亿元;
不管从运作机制上看还是从付费模式上看,目前海绵城市PPP 项目的模式都相对单一,只有财政资金才是最根本的基石性保证。
而PPP模式的现状是:吸入社会资本和重视后期运维其实并没得到真正地广泛落地。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在过去的一年中,行业开始逐渐对一些新型融资方式进行尝试,如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公开发行的16.7亿元的绿色债券已于2017年1月7日由国家发改委批复核准。
生态保护也是国际上公认的绿色债券产业标准范畴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绵城市建设领域也会出现属于自己的绿色债券。
又如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这是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首次联合发文力推PPP+ABS的创新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由此成为PPP项目2017年的开台锣鼓。作为资金存量巨大的海绵城市PPP项目,如何将已投入的巨额资产通过以ABS等为代表的再融资和其他证券化渠道盘活,不仅是一件极其有价值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值得行业内的金融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思考的问题。
海绵城市产业多种产品百花齐放
为了更好地引领产业发展,住建部也先后推出了两批《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目录》,覆盖了大部分行业内走在市场前沿的企业和产品,这两份名单在海绵城市建设起步阶段对整个行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目前海绵建设材料产品品类过多地集中在了诸如透水砖等单一的产品门类中,二是产品主要销售区域受产地限制,很难打开全国市场。
实际上,除去透水地面的铺设,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落脚点还有很多,如屋顶、地下等都可以利用不同的产品进行雨水的收集、调蓄和净化,所以该领域需要更多品类的知名产品进一步地树立品牌形象并向全国市场进行推广,同时,众多的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国外产品和技术都应该被积极引入并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
一城一策,海绵城市试点经验广泛推广
在过去的两年内,先后有覆盖全国的30个城市成为国家级海绵试点城市。
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水文、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全盘照搬任何一地的经验都是行不通的,因地制宜才是唯一的选择,例如:
水面率高的城市如武汉,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水面的调蓄能力;
河网密集的城市如上海,可以充分利用河网来调蓄雨洪;
而北方缺水城市,可以多修建雨水调蓄设施,既防涝防污染,又可增加城市供水等;
重庆等山地城市也可制定一套针对山地和丘陵的海绵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