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暴雨给福建城市带来了严重内涝,除了大雨这种客观“天灾”,是否也有城市自身的毛病?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城市建设者采取的办法大多是将地面降雨尽快排入雨水管道和江河中。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和硬化地面取代了原本疏松透气的自然地表,使得暴雨时径流量不断增大,洪峰流量成倍增加。根据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一般地区的城市排水设施的暴雨重现期为0.5至3年,重要地区为3至5年,但实际情况是,大多城市都达不到这一标准。城市内涝之所以如此严重,源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欠过多的旧账。
现代城市作为人口高密度聚居和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区域,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供应,时刻面临着水资源的压力。传统的将径流雨水经排水系统排走的方法,一方面由于城市排涝标准体系的不完善造成暴雨时的内涝灾害,另一方面,除了城区绿化带和散布的水体外,其他地区的地下几乎被无法透水的路面阻隔,雨水不能向下部土壤渗透。因此,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是趋利避害,处理好雨水的吸收和利用问题,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种生态型的城市,它将城市河湖、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修复统一起来,合理利用雨水资源,使城市如海绵体,下雨时能吸水,干旱时能把吸的水吐出来。海绵城市建设是基于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原理,采取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的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观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当前尚处于对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探索阶段。在国外,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实用的理论、技术和法规体系。学习借鉴国内外各地区的先进技术,对于研究适合我省具体情况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开发雨洪利用技术,减轻城市内涝压力,缓解水资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海绵城市构建是主要由雨水渗透、净化和蓄集利用系统组成的生态技术体系。雨水利用在城市层面,主要包括各类小区、公共设施、道路、广场等的雨水径流的处理。在河道层面是对进入河道的降雨径流进行控制和利用,包括通过城市河湖、绿地、闸坝等的调蓄利用;在城乡联调层面是将城市雨水与近郊的雨水进行联合调度和统筹分配。具体技术路径有:透水砖的铺设、雨水径流弃除、绿色屋顶、生物滞留和净化、过滤池、生态浮床、生态堤岸等。
近年来,我省多地“逢雨看海”现象屡屡发生,打造海绵城市迫在眉睫。针对城市内涝现
象严重的情况,我省福州、厦门、石狮等地从试点先行、政策保障、规划编制、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人水和谐的海绵城市。福州出台《福州新区总体规划》,力推海绵城市概念。福州新区范围内生态本底极为优越,有大量的水生态敏感区,是理想的海绵城市建设的本底。福州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发布《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方案》,新增投资2.5亿元,加快实施横屿区牛港山公园、温泉公园一期、奥体片区等3个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石狮遵循三大途径打造海绵城市,首要目标是大力促进雨水渗透,进而实现“保湿”。自厦门被确立为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厦门已编制完成《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厦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海绵城市建设已开始全面铺开。
福建是海绵城市的先行者,在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福建依据自身客观条件,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首先,坚持转变城市水资源利用理念,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标准系统谋划。过去总想把雨水尽快排出去,现在要懂得把雨水留下来并加以有效利用,并以此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重要契机。其次,坚持分类指导、狠抓重点。福建在各类规划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情况,分类指导建设。福建在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首先由厦门海沧区马銮湾进行试点,实施项目包
括“渗、滞、蓄、净、用、排”多个方面。三是坚持试点先行、充分竞争。马銮湾被选为试点区域后,厦门并不满足于打造一个试点区域,还计划在翔安新城东南部选择一块区域,再作为海绵城市试点。到2017年,试点区域验收后,将在全市推广海绵城市经验。
福建积极建设海绵城市,然而由于缺乏可以提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各地城市内涝问题十分严峻。这要求政府重视保持生态平衡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力支持海绵城市建设,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投资保险等方式重点支持生态治理项目。另外,在技术方面,福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仍较为薄弱,工程量大。这要求政府能够增加技术服务的供给,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支持相关人才,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支持。福建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但未对海绵城市建设制定规范的制度或政策,使得海绵城市建设在雨水排放及收集等首要环节就遭到执行时的尴尬。这要求各级政府能够将合理的政策制度化以维持生态平衡。总之,解决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应该积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治理、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机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科学合理规划,制定政策法规。海绵城市建设要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对城市用地既要自然、有序、合理地
开发利用,又要提高利用效率和节约城市用地,因此,要科学地采取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在城市中要适当增加透水层,建造雨水蓄水区,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采取新技术和新方法,改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对现有绿地、河湖及道路系统、小区绿地和分散式排水管网进行系统整合,设置近期建设的系统方案和“绿色海绵”的长期规划,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的同时也可以达到美化城市的效果。
提高排水设计标准,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管理。在原有排水系统的改造和未来新建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中,要提高雨水重现期的管渠设计取值,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涝系统。特别是城市中一些重要的经济活动高强度地区、交通干道和排水终端等,必须提高其排涝设计标准,使其能够承受3至5年一遇的暴雨。对排水系统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把工程措施技术和非工程措施与市场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只有城市的排水设施能够正常地发挥设计功能,才能防止内涝的发生。第一,禁止占用河道两侧棚盖、填沟造地、堵塞河床;第二,禁止随意向河道倾倒各类垃圾;第三,及时清理堵塞的河道;第四,要注意对排涝关键设备日常的保养和维修;第四,城市的排水系统布局也要考虑自然水位和地下水位的状况,合理地安排城市排水系统结构。
减少城市硬化地面,推进生态绿地建设。首先,应该在城市建设中必须留出空间种植花草树木。其次,如果道路必须要进行硬化,则可以利用混合土基层和有孔面砖的生态硬化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道路强度,还能增加地面的透水透气能力,减少降雨积水。再次,在满足河湖岸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少用浆砌块石护岸,多些生态草皮进行防护,增加透水性,使地面蓄水能力提高。推广海绵公园和绿地,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
树立环保理念,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建设海绵城市保增长、惠民生,人水和谐促进绿色发展,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海绵城市建设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尽最大可能推动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广泛积极参与。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树立培养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