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推进进度看,“八大产业”项目进入准备阶段项目15个,投资额192.57亿元;采购阶段项目17个,投资额209.08亿元;执行阶段项目21个,投资额132.85亿元;项目落地率39.62%,已开工项目14个,项目开工率66.67%;从州市分布情况看,项目数排名前三位(含省本级)的州市为:红河州、楚雄州、玉溪市,分别为15个、7个、6个,投资额排名前三位(含省本级)的州市为:红河州、玉溪市、省本级,分别为142.37亿元、115.76亿元、75.39亿元。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表明,PPP助力“八大产业”的发展成效初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缓解政府筹资困难,平滑财政支出。“八大产业”PPP项目,回报机制绝大多数是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部分项目为使用者付费项目,政府方以较少的先期股权投入或后期运营补贴撬动社会资本方参与项目建设,平滑财政支出困难,缓解政府筹资困难。如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红河水乡旅游建设项目(一期)-湿地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5.40亿元,完全由社会资本方筹资建设,政府方前期不投入资金,仅在项目投入运营后承担运营补贴及风险责任支出。
(2)转变政府职能,聚焦产业发展。“八大产业”运用PPP模式,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政府从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合作与监管者,利用各自优势,充分整合多方市场资源,聚力市场开拓和产业发展,共同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拉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收益有保障,项目风险低。“八大产业”PPP项目普遍现金流稳定、风险低,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意愿强。部分项目直接吸引农户参与,将项目收益与农户增收直接挂钩,解决农户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直接服务脱贫攻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升。如个旧市特色农业生态田园基础设施PPP项目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引导合作社和农户参股项目公司,实现贫困户增收致富。
(4)创新合作模式,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将公益资产和经营资产纳入项目合作,以收益资产弥补公益资产投入不足,整合与项目合作相邻相近相关的资源,进行项目综合开发,带动区域合作,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弥勒“东风韵”庄园文化旅游综合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吸引罗旭等知名艺术名家入驻和与云南艺术学院等院校合作,禄丰县侏罗纪旅游小镇综合体建设PPP项目以现存恐龙遗址、文化、旅游为主体,导入商业开发元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促进公共服务优质高效。PPP项目将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政府付费的重要依据,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反向调节”功能,实现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有效监管,实现PPP项目规范高质推进,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