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重庆秀山县政府获悉,该县编制完成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明确8大类64个建设项目和6.4平方公里试点区域。目前已启动实施项目12个,到位资金8000余万元,完成计划改造项目的80%。
据介绍,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秀山县于2015年12月成功申报成为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试点区域面积为6.4平方公里,试点建设工作坚持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基本原则,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道路、植被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内涝事件。
据悉,秀山县已编制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明确8大类64个建设项目和6.4平方公里试点区域。启动实施项目12个,到位资金8000余万元,完成计划改造项目的80%。并且构建了全面的管控体系。对城区规划区域实施全域管控。引入第四方监督机构,聘请专业审计单位进行跟踪审计,加强项目进度、材料选择、工程量认定、资金使用等环节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