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银川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批通过。未来,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等海绵体将逐渐应用在城市建设中,海绵型建筑、海绵小区、海绵型道路、海绵型绿地、海绵型广场将走入银川人的生活——建设海绵城市 让湖城更宜居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水放水。”银川早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承诺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月6日,记者从银川市规划管理局获悉,编制历时近一年的《银川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已通过市政府专题会研究并原则性通过。
《银川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规划》”)最直接的受益者当然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而《规划》的获批,意味着银川将通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人居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未来,房前屋后各类雨水花园、绿色阳台、微型湿地、屋顶菜园的规划建设,将为银川搭建宜居舒适的“海绵社区”、“海绵广场”、“海绵公园”。
海绵城市建设银川将改变什么?
银川湖泊资源丰富,但多年平均降雨量仅180.9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584.9毫米,属于降雨量少蒸发量多的西北干旱城市。但同时,银川城市防洪等级在国家防洪标准中属于二等,又面临着尴尬的内涝风险,内涝严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2006年7月14日、2012年7月29日、2016年7月24日……这些曾经被内涝困扰的日子,让市区大部分街道处于半瘫痪状态,市区部分地区出现停电,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而历史内涝带来的水污染、水安全,也直接影响了银川人赖以生活的水环境。
享有“塞上湖城”美誉的银川,如何利用好现有生态要素和排洪体系,缓解日益突出的水安全问题、水资源问题、水环境问题,成了银川人共同面临的问题。
2016年2月,银川正式启动《银川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经过多次专家评审后修改,终于在近期经市政府专题会研究获批。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银川市的传统建设模式体量大,仅靠单一、粗放的建设措施难以维持长远发展。海绵城市规划无疑为银川改变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模式,寻求了新的城市发展思路。
《规划》在城市防涝理念上实现了从末端转向源头、从快收快排转向慢排缓释、从集中转向分散的“三个转变”。未来,银川将通过绿色屋顶、城市道路、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蓄水池等设施,构建“渗、滞、蓄、净、用、排”的慢排缓释、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
目前的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问题,将随《银川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理念的提出,逐渐得到缓解。
统筹生态用地排水银川如何启动“水密码”?
市规划管理局局长沈爱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海绵城市不光是一种工程技术措施,而是一种规划建设理念,这种理念是一种对生态环境低干扰的理念,它是对原来城市建设模式的反思。另一方面,它是一项工程措施。”
按照这样的生态环境低干扰理念,《银川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按照“西防水、中理水、东治水,留住天上水,用好黄河水,保护地下水,多元利用中水”的举措,从城市生态层面,将银川海绵城市功能分区分为六类,即海绵生态保育区、海绵生态涵养区、海绵生态缓冲区、海绵功能提升区、海绵功能强化区和海绵功能优化区。根据海绵生态分区考虑买房置业,对于市民而言将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沈爱红说:“今后新建小区,会结合低洼地带建一些绿地,绿地具有下雨吸水储水的能力,在没有水时具有吸水放水的能力。在一些老旧小区,通过增强截污纳管、分流改造、低影响开发建设和河道生态修复等工程改造,让小区具备吸水储水的能力。”
《规划》确定了德胜组团、兴庆区西北部、兴庆区东部、望远组团、金凤区东北部、金凤区中北部、金凤区南部、西夏区北部、西夏区中部、西夏区南部在内的十个海绵城市规划分区。这十个分区也同时被确定为十大径流污染控制区,未来这些区域将结合“三旧”改造,新、改、扩建项目达到“海绵性指标”要求,通过公园绿地建设,增加雨水蓄、滞空间。同时,这些区域将陆续完善排水次支管网、新建雨水泵站和污水泵站,完善沟渠整治,逐渐缓解排水现状。
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海绵城市建设应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的20%以上区域需达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需达标。按照这一指导意见,《银川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在三区范围内选取了3个片区作为海绵城市近期建设的启动区,启动面积计划达到37.16平方千米。
从规划图上,记者看到西夏区启动区面积约10.95平方千米,以丽子园南街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片区。通过新、改、扩建项目,未来几年这一片区年径流总量将控制在85%。西夏区北京西路以北地块尚待开发,未来将按照新建区,优先保护自然生态基础,将海绵城市开发建设的理念逐渐融入规划、设计中。
金凤区启动区面积约15.25平方千米,分为四个子片区。未来将通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控制在85%-90%。唐徕渠以西,亲水南大街以东,贺兰山中路以南,长城中路以北地块和宝湖及周边居住区,将成为重点建设规划区域。
兴庆区启动区面积约10.96平方千米,分为六个子片区。未来将通过增强截污纳管、分流改造、低影响开发建设和河道生态修复,将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在70%-90%。唐徕渠以东,民族街以西,长城路以北,贺兰山路以南,属于兴庆区西部海绵性能较差的老城区,未来将是旧城改造的重点实施区域。
让城市自由吸水放水银川近期将如何行动?
《规划》将旧城区和新城区部分区域,以及欧陆经典小区、凤凰公园、丽子园街,确定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示范区。
研究人员将旧城区海绵城市示范区选在兴庆区中部,位于凤凰街以东,湖滨西街以南,进宁街以西,新华西街以北,约91.8公顷。这一片区将通过建设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这一区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排水管道仍在使用中,陈旧的排水系统将得到统一改造。
新城区海绵城市示范区选在金凤区中部,位于亲水大街以东,贺兰山中路以南,正源北街以西,北京中路以北,面积约500公顷。这一示范区未来将规划新建雨水系统。
研究人员以金凤区欧陆经典花园为例,规划了生态型雨水口、下沉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设计,这些规划将为小区营造舒适、有弹性的海绵体。
通过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员为示范区规划建设明确了海绵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划定了近期重点建设的海绵型建筑小区、海绵型道路、海绵型绿地与广场、需修复的河湖水系生态以及排水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在三个启动区内,金凤区分散设置调蓄设施共59处。西夏区分散设置调蓄设施共37处。兴庆区分散设置调蓄设施共27处。《规划》确定了调蓄设施需要改造的小区、公共建筑核工业仓储等项目。未来几年,也许您所在的小区附近也许就设置了调蓄设施。
到2020年,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将逐渐应用于海绵型道路建设中。《规划》明确了示范区内需要改造的市政道路,新建改造道路计划达到107.26千米,将逐渐实现海绵型道路的效果。
海绵型绿地与广场主要分布在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计划到2020年改造公园7座,新建公园3座,改造广场一处,这些海绵型绿地广场将成为城市重要的吸水蓄水片区。
未来,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桶、植草沟等海绵体将逐渐应用在城市建设中,海绵型建筑、海绵小区、海绵型道路、海绵型绿地、海绵型广场将走入银川人的生活中。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的综合管控和利用,将为银川人带来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小气候也将随着海绵城市建设逐渐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