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亿万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体现文明进步的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时时牵挂心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
16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推动实施“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千万工程”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牵头抓总,多部门合力推动,各地区真抓实干,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领域取得明显突破,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点到面全面推开,充分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浙江树信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浙江“千万工程”起步早、方向准、举措实、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深入学习推广浙江经验已经成为各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制胜法宝。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会同浙江省有关方面,研究提出了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建议。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简称《报告》),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报告》总结浙江推动“千万工程”的坚守与实践,主要有7方面经验:
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
《报告》印发后,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了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对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地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30个省(区、市)通过现场会、视频会等进行专题安排部署,28省(区、市)组织约120批次5000余人前往浙江考察学习,现场领悟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组织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专题培训,各地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全国累计培训人数超过17万人次。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身基础条件较差,财政实力较弱,还不具备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条件。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因地制宜、梯次推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很多基层干部反映,浙江省内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能搞得这么好,说明美丽乡村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可望可及的,感到方向更明确了,信心和决心更强了。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不仅回答了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怎么看”的问题,而且提供了“怎么干”的方法论指导。各地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试点示范,对从典型示范转向面上推开作出了具体安排,积极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如今,各地通过深入学习贯彻,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充分认识到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了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目前,20多个省(区、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高位部署、高位推动,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感和紧迫感。
多方合力出重拳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农村、建设、环保、卫生、发改、财政、科技等方方面面,需要多部委勠力合作。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加强统筹协调,与各有关部门共同落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不断把为农民群众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小厕所,大民生;小厕所,大文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厕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2018年中央机构改革后,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认真履行牵头职责,专门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主动谋划、采取措施,集中力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据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完成改厕1000多万户。
近一年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打出“组合拳”,不但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督导调研,而且还坚持分类推进、加大资金支持。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目前,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组织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政策,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以奖补方式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2019年落实70亿元资金,重点在东部地区、中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条件好的地方,选择约4万个村,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支持开展粪污收集、储存、运输、资源化利用以及后续管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还将强化技术攻关,重点研发适合干旱、寒冷地区的技术产品,并普及厕所文化,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努力把好事办好。
中央预算内安排专项投资支持和引导中西部省份以县为单位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安排落实30亿元,支持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1个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2018年底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8部委联合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出重拳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
近半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履职尽责、主动作为,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别对村庄清洁行动春节战役、春季战役和夏季战役进行了部署。各地把村庄清洁行动作为提升村容村貌的重要工作,抓紧部署、迅速行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清洁行动。全国妇联引领推动农村妇女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改变生活和卫生习惯入手,全面净化绿化美化庭院。卫生健康委启动了爱国卫生月活动。国家林草局开展了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全国供销总社动员全系统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一些地方将村庄清洁行动纳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评估考核,建立监督考核体系。如江苏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配套激励措施实施办法,将村庄清洁行动纳入重点评估内容;湖南14个市州将村庄清洁行动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河南部分地区实行村庄卫生积分管理,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80%左右的村庄已经开展清洁行动,重点实施“三清一改”(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取得良好开局: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000多万吨、清理村沟村塘淤泥1300多万吨、清理村内残垣断壁近300万处。
精彩不止于此。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等逐步建立健全。截至3月底,全国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80%的乡镇、64%的行政村已实行分类,绝大多数示范县(市、区)探索出农民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逐步建立因地制宜、科学务实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体系。目前,北京、浙江、河北、陕西、重庆、江苏等省市已发布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此外,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科技创新,实施绿色发展行动。目前,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日益壮大,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0%。
这一切,均与规划引领密不可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5部委坚持以规划引领,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利用原有村庄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工作基础,指导各地扎实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编制规划工作,做到环境整治一张蓝图绘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学习浙江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的经验,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省级财政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投入约1400亿元。全国20个省(区、市)出台了督查、管护、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初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长效管护机制。
履职担当结硕果
近年来,各地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加强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让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朝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目标稳步迈进。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各地科学确定农村厕所建设改造标准,推广适应地域特点、农民群众能接受的改厕模式,确保农民用得好、用得起。比如气候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地方,搞水冲厕所;干旱缺水、气候寒冷、经济条件相对差的地方,搞其他形式的卫生厕所。
江西是个典型。近年来,江西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突出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将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结合起来,与循环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实现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协同推进。到2018年底,全省83.3%的农户开展了无害化改厕,65%的村组村容村貌得到综合性整治提升。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全面推开,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衢州市衢江区的探索很有借鉴性。衢江区作为浙江的后花园之一,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创新推行“三次四分法”,引进第三方运维企业,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日常监管,掀起一场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垃圾革命”。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认为,垃圾混在一起是负担,分开了就能产生效益。针对易腐烂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衢江区采用了多样化的处置方式,让各类垃圾各得其所、各有所用,其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循序渐进。当前,各地从农村环境容量、经济承受能力等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制定本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巢湖市是缩影。近年来,安徽省巢湖市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根据不同地域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归纳起来,主要有5种污水处理模式:乡镇政府驻地和环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小集镇及村庄实行管网集中处理模式,美丽乡村中心村实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模式,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选择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模式,不能纳入污水管网的地方联户采取小型净化池处理模式,位置偏僻的单户采取户改厕模式。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期实现三年行动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放眼未来,我们坚信:只要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亿万农民的美好生活梦想必将不断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