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靠遵义,南临川南,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是中国酱酒圣地,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2016年,这个从民国初年就为世界所熟知的“世界著名小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2017年,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之一。
茅台镇,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传奇古镇,因酒而举世闻名,创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酒”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茅台镇坐落于赤水河畔,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地势低凹,海拔仅440米。地层由沉积岩组成,形成时间已超过7000万年。由于远离高原气流,茅台镇终日云雾密集,夏日35—39℃的持续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
这种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使得其水质、土壤条件,天然具备绝佳的酿酒生态环境,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对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的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茅台镇有名称记载的最早的酿酒坊,据考是“大和烧房”,来源于茅台镇杨柳湾一尊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化字炉上所铸的捐款名单“大和烧房”。
茅台古镇(杨柳湾)
1879年,王荣、孙全太和王立夫“合股联营”开设了“荣太和”烧坊,此乃王茅前生。1915年,改名为“荣和”烧坊。清末民初,茅台镇酿酒工艺已达高超之境。比较有名气的主要有三家“烧房”:“成义烧房”(其酒俗称”华茅“)、“荣和烧房”(其酒俗称”王茅“)和“恒兴烧房”(其酒俗称”赖茅“),统称贵州“三茅”。三茅中又以王茅见长,素有天下第一茅之称。
国酒文化城雕塑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1915年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后,荣和烧房封坛入窖存酒。
大回酱香酒酒库
“大回酒”这个名字取自其制作工艺中的一环——第三次到第五次出的酒是最好的酒,叫大回酒。大回酱香酒传承了王家古老的酱香型酒酿造工艺,这些工艺中依旧带着许多农耕文化的痕迹和百年匠人精神。
茅台镇之所以至今都是“中国第一酒镇”,“第一特色小镇”,就在于它强大的“地脉、人脉、文脉”的一直传承:
“地脉”——千百年自然赐予的酿酒环境没有被破坏,一直得到保护和保护性利用。正因如此,酱香型白酒目前主体香味物质没有破解,90%的产能必须依赖赤水河流域独特的水土、气候等产区环境,天人共酿,这是酱酒形成高品质的基因,拿不走、偷不去,无可替代。
“人脉”——千百年来茅台镇,无论家国时局如何跌宕兴衰,茅台人酿酒始终代代薪火相传,不曾断代,更无曾放弃。这一点从“王茅”酿酒的家族史就可看到其“人脉”精神与意志的强大。传承人从幼童即开始耳濡目染研习秘方、青年主事经营管理、化为乌有亦可重头再来、没收国有不失传承匠心魂魄,古稀之年不忘复兴使命。没有强大的“人脉”,“特色”即是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中国酒文化城
“文脉”——自然与祖先的赐予,给了生命延续的能力,而强大的生命是基于之上的传承与创新,将基因进化、优化到极致,是匠心与秘方的源动力,这就是文脉。文脉是“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是“特色产业”的基础。
因此,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特色小镇,不是大兴土木建设出来的,是基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当地“人脉、地脉、文脉”“生、养”出的一个生命体。任何不基于这种生命体本身成长所建设出来的“策划型特色小镇”都没有生存的空间,反而会因破坏型的建设而失去更多存活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