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位于上党区南宋乡的有机垃圾处理中心早早就一派忙碌景象,机器高速运转,车辆进进出出,“全乡15个村的生活垃圾随时运到这里,再变成有机肥料运送出去。”该乡副乡长刘肄峰介绍说。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为使餐厨垃圾不出乡,南宋乡投资建设了有机垃圾处理中心,于去年投入使用。
“餐厨垃圾通过清运车统一运送到这里,经过封闭式发酵加工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刘肄峰说,“目前中心有两台机器,我们将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处理,分类、减量、资源化,再把处理后的垃圾进一步深加工,制成肥料免费提供给老百姓搞种植,从而实现餐厨垃圾就地回收、处理与利用的良性生态循环。”
有机垃圾处理中心其实是农村垃圾分类的第二站,源头是农户家中。
仲夏时节,漫步在南宋乡永丰村的道路上,两旁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宅前屋后、庭院广场干净整洁,小花园点缀其间,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村子里走一圈,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有垃圾存放点——一蓝一绿两个垃圾桶,易腐烂垃圾放入绿桶,不易腐烂垃圾放入蓝桶。“剩菜剩饭等易腐烂垃圾放入绿色桶里,纸巾、箱子等不易腐烂的垃圾放在蓝色垃圾桶里,每天早上我们把分好的垃圾投放到村里配置的垃圾箱里,环卫车会来收。厨余垃圾可以在乡里的有机垃圾处理中心处理,有害垃圾有效分类后定点投放,工程垃圾由家户向村环卫站提前申请统一运走。村民要做的并不难,习惯成自然。”说起垃圾分类,村民段蜜首头头是道。
开展垃圾分类后,南宋乡采用“党建+”模式,每村实行“党员联户”机制,全体党员率先垂范,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和示范标兵,每名党员包联五户农户,对所包农户进行从垃圾分类宣传到分类投放等环节的指导和监督。同时,每村还设立垃圾定点投放处,按照每200—250户居民的范畴设置一个保洁岗位,安排一个保洁员。目前,南宋乡做到了厨余垃圾不出乡。
一节废电池可以换一节新电池……为鼓励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大家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准确投放率,南宋乡创新激励机制,直接和村福利待遇挂钩,并采用有偿收集有害垃圾的方法,确保有害垃圾的准确投放。
垃圾“做减法”,农村环境“做加法”。东掌村村民王刚告诉记者,以前垃圾随手丢,现在随手分。除了家家户户配备的分类垃圾桶,村里的路边还配备了统一的垃圾箱,每天有专人来清扫、清运。
一直以来,南宋乡按照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要求,不断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倡导绿色文明生活、回归自然生态循环、破解垃圾围村难题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出“二分”简易模式,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终端处理的“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生物成肥”微循环体系,开启垃圾前端、中端、末端处置一体化的乡村生活垃圾管理新模式。(王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