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四川:凉山州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让每个县城都树牢发展“支柱”

2024-11-08 17:24:45来源:四川日报   
核心摘要:金秋时节,在凉山州盐源县卫城镇大堰沟村,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今年收入预计可达40多万元。”村民李加顺说。
金秋时节,在凉山州盐源县卫城镇大堰沟村,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今年收入预计可达40多万元。”村民李加顺说。

这1200余亩的苹果矮砧种植基地已成为大堰沟村亮丽的名片。村民们在高效利用土地、提高苹果产量的同时,套种黄豆、土豆等农作物,形成多元化种植模式。

近年来,凉山州以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重要牵引,以县城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发展,全州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抓融合 注重“城乡一盘棋”

10月31日,会理市城北街道纪工委书记王艾佳和铁厂村党委书记李明才聚在一起,交流铁厂红景区AI短视频宣传矩阵号的运行情况。铁厂村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在科技应用、旅游业态、服务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旅游产业逐渐兴旺,乡村振兴之路越来越广。

近年来,凉山州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全州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相互交织,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县城带动乡村发展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民生政策标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城乡有差距。

去年12月,凉山州委召开九届八次全会,专门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印发了《中共凉山州委关于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按照省委“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端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全面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凉山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佟垚成介绍,目前,凉山正在加快编制《凉山州新型城镇化中长期规划(2024—2035)》,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深入推动西昌“强州府计划”,支持会理市、昭觉、越西、盐源县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支持其他县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分年度培育30个以上州级重点中心镇,持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牵引力。同时,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城镇补短三年行动”,推进县城有机更新。

另一端是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凉山抓好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制定落实《凉山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深入实施“美丽乡村”行动,每年培育不少于50个省级示范村,到2027年力争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同时,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厨房革命”“畜圈革命”,加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2023年,全州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4.99%以上,2024年预计完成132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惠及农户54079万户。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凉山立足州情实际,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凉山不断畅通内部“毛细血管”,扩大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和延伸深度。全州17个县(市)到州府西昌均已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通,100%的乡镇和建制村、63%的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实现通硬化路,100%的乡镇和99.06%的建制村实现通客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更加安全。同时,结合产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等建设“网外路”,已建成彝家新寨路1700余公里、林区矿区库区路8000余公里、机耕路5700余公里。

抓产业 紧扣富民目标

李加顺种植了80多亩矮砧苹果,他估算,如果全部投产,年收入能有100万元左右。而大堰沟村的村“两委”已经在考虑苹果种植以外的事情。该村党总支副书记甘立全说,下一步,村里打算依托苹果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更加美丽的乡村面貌。

同样是“靠山吃山”,会东人也迎来了丰收季节。在会东县的一座座高山上,一棵棵华山松都挂满小松果,随处可见忙着采摘华山松塔的村民。会东县境内有华山松83万亩,今年预计松子产量在500万公斤以上,产值超过2亿元。

凉山紧扣产业发展要富民这一核心目标,加快谋划培育彰显各县(市)特色的支柱型产业,形成县县有品牌、乡乡有产业、村村有产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镇域作为“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关键节点,是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会理市黎溪镇地处川滇两省交界处,是全国重点镇、省级百强中心镇,该镇地处金沙江畔的鱼鲊村,依托良好的光热条件,大力发展芒果产业,共种植芒果2万余亩。

“我们村除了芒果,还有早市蔬菜500余亩,还有养殖业,一年全村收入在3000万元左右。”鱼鲊村党委书记陈刚说,该村正以乡村旅游为契机,积极融入全镇旅游发展规划,以温泉为特色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加快农旅融合发展,为群众带来更多收入。

位于邛海旁的西昌市大石板古村,依靠“古村落+新民宿”的双轮驱动,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从传统农业、渔业开始向旅游康养产业转型发展,逐步实现市、街道、村(社区)的功能互补,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目前,凉山正打造“五彩凉山·夏季清凉”“冬季暖阳·凉山不凉”特色文旅品牌,积极发展全域全时旅游,实施文旅资源普查、精品线路打造提升、文旅服务补短等十大行动,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何勤华)
(责任编辑:袁冬亮)
下一篇:

山东青岛:市南区日照路1号拟进行危房及基础设施改造

上一篇:

加强城乡融合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协同推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