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义市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着力打好文明创建“组合拳”,汇聚文明之力一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让文明之花开遍兴义大街小巷。
围绕一个目标 推进融合发展
坚持把城乡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为导向,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城乡互促、乡村善治等工程为着力点,推动文明创建与新型城镇化同频共振。
抓好住建部将兴义市作为贵州省城市更新试点的契机,有序推动城市“四改”工作,盘江路地下空间开发项目、遵义路地下通道建成投用,下五屯片区改造、三角梅景观提升等项目加快建设,大佛坊、街心花园等老城片区加快更新,打通一批城市“断头路”,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停车等“数字化”项目建设,高标准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工程,组建城市管理委员会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破解老旧小区管理、交通拥堵、物业管理等城市治理难题,城市基础短板加快补齐,市容环境品质提升改善。
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划分文明创建包保网格,3.3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服务;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一网一窗通办”改革,创新推行“企业之家”帮办代办服务,落实领导干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商会“1+3”优商机制,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惠民利企水平。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文明创建,将文明创建元素融入贯彻到基层善治和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相互借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神聚力。实施“五塑五善”(塑组织、善聚民心,塑服务、善保民生,塑制度、善解民忧,塑思想、善化民俗,塑示范、善用民智)行动,坚持“巩固提升、提质扩面、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打造敬南镇白河村“五强五型”党建引领村居善治的白河实践、威舍镇发哈村“红色资源+N”发展模式的“红映发哈·绿贯黔滇”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示范等;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模式,围绕夯实组织战斗堡垒、稳定群众增收渠道、改善民生质量水平、树立淳朴民风民俗、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等内容,推进“红旗、和谐、幸福、文明、平安”“五型村居”试点建设,为提高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夯实基础。
强化两个抓手 擦亮文明底色
坚持“塑形”和“铸魂”相结合,以文明行动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全域文明创建,着力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互进融合发展目标,促进全域文明提升,擦亮文明底色。
突出常态长效,深化拓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狠抓任务统筹、督导统筹、宣传统筹,形成州市联动、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工作格局;建立“一月一清单、一月一督单、一事一督办、一季一回访”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深化“六心”行动(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爽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围绕景区景点、窗口单位、餐饮行业、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城市“蜘蛛网”、城乡野广告、城市交通、出租车(网约车)、移风易俗等行业领域短板和突出问题,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和避暑旅游专项行动,紧盯旅游领域全链条、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实地督查暗访,全力打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全面塑造“处处是环境、人人是形象”的城乡面貌。
突出提质扩面,着力拓展文明“肌体细胞”创建。将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户等“微创建”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进行统筹结合,高位推动,将具体工作内容分别纳入创建日常督导、双月考核和年终考评,推进创建常态、长效,推动提质升级;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园全覆盖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发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开展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拓展创建覆盖面,打造全域化、全覆盖的“文明版图”,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夯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基础。
实施三大行动 涵育文明风尚
聚力文明熏陶渗透、文明细节教育、文明习惯养成,聚力“三大”行动,以文明实践之风润善行之花,以道德之风润和谐之花,以移风易俗之风润幸福之花,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实化活化,推动精神文明创建走深走实,让城乡可观的“外在美”与可感的“内在美”相得益彰。
紧紧围绕“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工作目标,高效整合市域资源,持续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建设提档升级,引进黔西南州社工协会入驻共同策划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整合打造“州-市-乡”三级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建立市、乡、村和教育系统、医疗系统以及理论宣传、科普宣传、文化服务等“3+2+13+N”志愿服务体系;持续打造“乐种子”“理响兴义”“周末志愿红”“鞋盒礼物”“春笋·筑巢”“爱心敲门·温暖夕阳”“青春社区”等普惠、互惠性项目;组建“理论宣传二人讲”队伍,持续开展理论宣讲活动。2023年以来,全市志愿者达23.4万人,开展近万场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22余万小时,有效响应群众各类服务需求2.8万个。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通过搭好平台、造好声势、抓实活动、建好机制等举措,广泛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学习宣传,打造“好人”品牌,放大“好人”效应。持续评选“最美兴义人”系列最美人物,并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好人兴义”先进模范事迹宣传宣讲“六进”活动,切实做好先进典型的关爱礼遇帮扶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县级及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兴义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1400余人(户)。
聚焦统筹推进城乡文明创建融合发展主题主线,依托法治、德治、自治同频共振,深化农村移风易俗专项行动。通过“六抓六促”破陋习树新风促善治,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攻坚行动,成立市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乡镇(街道)整治工作队;村(居)红白理事会培训实现全覆盖,拍摄移风易俗宣传短视频、设置移风易俗宣传公益广告和文化墙广泛宣传,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评选市、乡、村级星级文明户3000余户。通过持续培育文明乡风,探索了白河村“乡贤驿站聚民意、文明新风润民心”,七舍镇“一碗清茶话传统说新风”,郑屯镇“定桌定量拒铺张、小桌小碗显文明”,兴义义龙“数据+”“积分+”助推移风易俗等经验做法,推动形成了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通讯员 欧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