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朗气清。走进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的大激店古镇,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这里远离市区的喧闹,静谧的街巷、斑驳的墙壁、古朴的戏楼、厚重的碑刻……如同时光印记,默默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沧桑历程。
大激店古村落始建于何时?竞秀区政协委员、大激店镇党委副书记姚福鹏说:“大激店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大激店便设有驿站,明清时期为九省通衢巨镇,担负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重任。昔日贾市店堂、寺庙行宫,星罗棋布于村内,古柏经世纪,国槐逾千年,是繁华之地。”
大激店名字自唐朝时期得名,在《清苑县地名资料汇编》一书中记载:“唐朝年间,此地又一路经过,车马行旅甚多,激河在此流过,有人迁此定居,开店为生,故取名大激店。”从地理位置上看,大激店三面环水,南有白草沟河,经年水流不断;北有两条季节性河流,逢雨季来水自村西汇入白草沟,水流相激,蔚为壮观。“大激店”这个名字既体现了它的地理优势,也彰显了丰厚的历史底蕴。
位于村中的一处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坐南朝北的大戏楼。高高的戏台用巨型石材砌成,整个戏楼前明后暗,前低后高,前窄后宽,呈“品”字型结构,显现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姚福鹏介绍:“这座古戏楼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是保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经常有河北梆子、保定老调等地域特色剧种在这里演出,受到村民的欢迎。”
随着近年来各地对文物古迹保护力度的加大,2017年,大激店村也得到复建的机会。村里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研讨论证,聘请专业团队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最终,清理、修复散落于村内的9通历史碑刻,重建、修缮古碑楼和百步三桥等文物景观,再现了以古戏楼、观音堂、真武台、西慈航寺为核心的28处古村落文化遗迹,让这座昔日繁华重镇重焕往日风采。
近年来,竞秀区政协多次组织政协委员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等主题开展视察调研,委员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从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垃圾污水治理、乡村文化建设等角度提出建议、撰写提案,很多建议被区有关部门采纳,助力大激店古镇的建设。
不久前,也就是9月6日,“中国保定乡村音乐大会盛典”在位于大激店古镇的音乐广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优秀青年音乐人相聚于此,用青春与朝气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
原来,2016年9月,大激店首次尝试举办了“大激店世界音乐节”,吸引了中外数十支乐队参加,十余万乐迷和文化艺术界人士观看,在国内音乐圈轰动一时。随后又连续举办六届。借助音乐文化的熏陶,如今,大激店村正在打造“音乐文化特色小镇”,让多元音乐文化赋能古镇发展。
为了进一步保护古镇风貌,村两委还精心编制了《大激店村古村落保护规划》。在乡村规划上,大激店村依托“古、水、文化”特色,把发展方向牢牢锁定在文化创意产业上,陆续打造了匠人谷文创小镇、“九亩竹院艺术家”文创园、“晴耕雨读”系列民宿,竹林掩映下,各式文创小院风光如诗如画,许多著名艺术家慕名前来开设个人工作室。2024年1月,大激店村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旅产业迎来多业态蓬勃发展。
姚福鹏说:“我们定期会举办画展、非遗展演等活动,美术馆地下一层的手工坊,周末或节假日便成了中小学生的天堂。木工坊、蓝染工坊、陶艺、插花、铅字印刷等各类文创体验课程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我们还恢复了庙会的习俗。到了农历九月十九,大激店村传统庙会如期开市,满族何记糖葫芦、朱砂画、扎染、韩氏核雕等特色非遗产品受到很多游客和小朋友的喜爱。不少外国友人还来这里学习剪纸、戏曲等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
千年古镇底蕴犹存。沿河道漫步,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故事和生命力。这里的村民安居乐业,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守护着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