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部门确定京津冀、上海、广东等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后,近年来,以氢为主的各种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快速增加,各种鼓励政策也相继出台。那么,氢能源汽车到底怎么样,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运行究竟还有多远呢?
不久前,这款300千瓦燃料电池系统亮相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刷新了燃料电池功率的新高,不仅有智能控制、能量回收等多项先进技术,还可以实现-40℃低温启动,使用寿命25000小时以上。
据了解,这款300千瓦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将安装在徐工的矿卡车辆上,预计明年5月投入到国家能源集团在呼伦贝尔的煤矿上使用。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燃料电池部部长张妍懿称:“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初期的2021年,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约为80千瓦,经过3年的示范,系统功率平均提高了60%。”
储氢系统是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眼前的这个车用储氢瓶是一种可以在高压下存储氢气的容器,它能够在70兆帕的压力下储存大量的氢气,同时达到高质量储氢密度。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羽称:“以49吨重卡为例,与2021年示范初期车辆的200—300公里续航、最大40公斤储氢量相比,我们已推动了车载储氢量迈入60—80公斤区间,重卡车辆可以实现600公里以上的运输距离。”
最新数据显示,在氢能供应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加氢站超过500座,加氢站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初步构建涵盖制备、储运、加注等环节的氢能供给体系。五大城市群已形成氢气产能超过每年15万吨。
专家表示,未来若实现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强氢能供应保障力度,提高加氢站的覆盖率和利用率,鼓励探索网约车、出租车等燃料电池乘用车应用,预计到203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规模。
张妍懿称:“这意味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将有利于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构建低碳、环保的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