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北七家镇建设发展四十年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04-02 10:50
 ——从昌平“东南一枝花”到京北“未来科学城”

在北七家镇政府镇志编纂办公室,工作团队每天都会收到来自政府各科室、各村(社区)发来的文件、照片等材料。经过核实、补充,这些材料按照经济、社会、文化、农业生产等分类存放起来。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反映了北七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北七家镇一步一个脚印,从仅有几家乡镇企业,到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建成北七家工业园、宏福工业园两大园区,再到如今的未来科学城项目,从以农为生、平房而居,到民有保障、搬迁上楼,逐步完成了从“靠天吃饭”到“盘活土地”的历史变迁。

■ 本报记者 辛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鲁疃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种植业为主,土地房屋租赁为辅,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保持了工业、农业产值稳定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鲁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关于鲁疃村的发展历史,村史博物馆的简介中这样写道。

鲁疃村村史博物馆里展出的老照片显示,40年前,鲁疃村原址还是一片农田。今年74岁的赵淑桂,是土生土长的鲁疃村人,也是原北七家乡党办主任。回忆起改革开放以来村中的发展变化,赵淑桂感触颇深。“改革开放前,大伙儿的收入来源就是在生产队种地卖粮食挣工分,满10个工分给1角7分3厘,我和我妈两个人每天总共也就能挣2角多钱。”

赵淑桂说,改革开放前乡镇企业寥寥无几。“吃的问题都保证不了,还发展企业?那时候没人重视这个。”

成立于1971年11月的鲁疃服装厂,是村中建立的第一家村办企业。赵淑桂回忆说,那时候厂子刚成立,少资金、缺设备,大伙儿就把自己家的缝纫机带到厂里,“刚开始干,厂子效益并不太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也悄悄吹进了鲁疃村。进入20世纪80年代,鲁疃村村办企业不断增多并发展壮大,鲁疃服装厂也走出小村庄,在地安门开设了“今日服装经营部”,出售服装厂生产的服装。

1990年,鲁疃服装厂扩大规模,在村东新建二层厂房作为新厂址(又称东厂);同年,鲁疃服装厂改称“双安制衣厂”(又称西厂),产品畅销日本、美国等10余个国家。

曾经辉煌一时的鲁疃服装厂,为村民带来了生活水平的第一次提升,同时也成为当时北七家乡镇企业建设的排头兵。1978年以前,原北七家乡乡域内只有一家综合厂,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村办企业、乡镇企业的整体规模也不断扩大。

2014年,由于国家级项目——未来科学城规划建设的需要,鲁疃村与岭上村、北七家村被划入征地范围,由此也实现了这3个村的整建制农转居。村民住进了新居,医疗、养老等各方面也获得了更多保障。

如今,社区化建设的鲁疃村早已不是旧时模样,鲁疃服装厂也已成为被记录在村庄发展长河中的一页历史,村民也不再依靠服装厂等村办企业来维持家庭收入。

截至目前,鲁疃村集体资产已达到15.36亿元,随着村庄规划的11.4万平方米商业用房的开发建设,村集体资产又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改革开放的步伐悄然改变着鲁疃人的生活,随着一系列乡镇企业的兴办,打破了镇域原有的“小农经济”发展形态,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可能。

北七家镇原规划科一名工作人员记得,因为农业发展兴旺,改革开放后的北七家镇一度被称作“昌平东南一枝花”。“原来的东二旗村、海鶄落村都发展过水产养殖,东二旗村、羊各庄村过去种植过小麦……”1996年,他到北七家镇开发办负责规划工作时,镇域的发展定位已经有了明显变化。

1999年,平西府镇、燕丹乡并入北七家镇。同年10月,北七家镇被当时的国家体改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北七家镇提出,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综合开发搭台,工业园区“唱戏”,促进各业兴旺,使人民实现安居乐业。“2001至2002年,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发文提出‘优一强二兴三’,为了繁荣经济,村村都要建工业大院,每个乡镇都要建工业园区。”该工作人员说,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北七家镇的工业大院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2002年春,几十辆挖土机开进了郑各庄村东南角的低洼地,昼夜不停开挖人工湖。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水上公园,郑各庄村要规划建设自己的“绿色生态银行”。如今,一个以“水”为载体,集居住、会议、商务、餐饮等于一体的大型娱乐休闲项目——“温都水城”已成为宏福集团产业格局中的响亮品牌,也成为郑各庄村打造文化创意主题村庄的关键一环。

在北七家镇政府西北角,由镇政府主管的北七家镇工业园区,现有挂标企业80余家,实际实体企业10余家,其中包括国内知名试剂制造企业蓝十字和知名食品制造企业稻香村等。

在当时的政策背景下,北七家镇先后建设的北七家镇工业园区、宏福工业园区和5个工业大院蓬勃发展。招商引资为镇域发展注入活力,盘活土地收得的土地租金让镇域经济资本红利逐步显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近年来,北七家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脚步开始放缓,白庙村等5个工业大院陆续被清退,消逝于历史舞台。按照国家发展政策,从“工业用地”向“科研用地”转变,于2009年起规划建设的未来科学城,成为北七家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未来科学城将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未来科学城的进驻企业以国企、央企为主,企业发展以技术研发、科技创新为重点。除了未来科学城项目给北七家镇域带来的征地、货币等各类补偿外,未来科学城的研发技术若能在北七家镇工业园区内进行落地孵化,也将成为今后带动镇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转机。

近年来,未来科学城项目、TBD云集中心等项目相继落地……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引进、科研创新产业持续集聚,让北七家镇实现转型发展。

住房条件持续改善

与曾经的工业园区同步发展的,还有房地产业。

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后,受亚运村等配套设施发展的影响,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向北延伸,巨大的人流向北转移,开发建设住房、完善城市交通等,呈井喷式发展。

此后的7年时间里,王府花园、蓬莱公寓、名佳花园等房地产项目陆续兴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在北京市对于整个立汤路沿线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还未完成“三乡合并”的北七家地区占了14个,占比达90%,这也构成了北七家房地产业发展的雏形。

于1996年规划建设的名佳花园社区,是目前北七家镇域内最大的社区,发展至今已建成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住户共5495户。

今年35岁的范艳艳在名佳花园四区拥有一套90余平方米的房子,和母亲、丈夫、女儿一家四口同住。她自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北京,落户成为了一名“新北京人”。

“刚毕业的时候,我曾经借住在姑姑家,他们家就在名佳花园。那个时候周边很荒凉,也没有什么配套设施。这几年可是大不一样了,超市、菜市场等基本生活需求在小区楼下就能满足,到最近的物美大商场,开车只要10分钟。”

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范艳艳对前三项的发展变化都颇为满意,但对于交通建设,她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如何“治堵”?公共交通能不能再完善一些?她和社区居民期盼能早日看到新的变化。“仅名佳花园一个社区就居住着近20000人,整个北七家镇和天通苑、回龙观地区人口十分密集,交通压力较大。如果能大力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是造福一方居民的大好事。”

八仙别墅是北七家地区最早建设的别墅区之一,占地面积7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82万平方米,其中独体别墅344栋、联体别墅133栋、公寓23幢。近年来,随着未来科学城项目的辐射作用,周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七家镇共完成住宅、公寓、别墅等项目43个,项目周边的教育、文化、商业等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房地产项目开发给镇域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一栋栋高楼的拔地而起,也让镇域土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旧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征地搬迁等一系列与住房有关的名词,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被陆续提出。作为北七家镇第一个自行开发,并最终搬迁上楼的村庄,早在2002年,羊各庄村委会就整合旧村土地,进行招商引资。6年后,在村庄原来的一片果园地上建起了6排楼房,村民全部上楼。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来京人才掀起了新一波高潮。沿线交通便捷,让北七家镇各村的出租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租房屋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集体靠出租土地、出租房屋、出租市场获取收益。

羊各庄村村民吴士和是村里的“老会计”,从1986年开始到村委会工作,直至2015年11月退休,他经历了羊各庄村“从负债到收益,再到实现村集体分红”的变化过程。

“20世纪80年代那会儿,大队有时候连工资都没法儿按时发,村集体也没什么收入。那些年里,支出最大的项目就是1990年的时候给旧村修了条路。”

进入21世纪,村集体发展开始有了改观。吴士和还记得,2001年年底,村委会开始有了存款;次年1月,村里开始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村集体福利,又称“老人钱”。之后的16年间,“老人钱”从最初的每月78元,到现在的2000余元,涨了近30倍。

2005年年底,村里开始按照劳龄股、户籍股、独生子女股三种股份进行分红。目前,羊各庄村在册股民近2000人,最高的每年可以领到分红3万多元。

近年来,羊各庄村不断完善社区化建设,还将村集体福利拓展到了就业、医疗等方面。2007年,村委会通过买断工龄的方式鼓励村民自主就业、创业,同时完善村庄大病补助,为村民进行医疗兜底。

郑各庄村原本是北七家镇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资料显示,1988年时,郑各庄村全村经济仍然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小麦和玉米),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刷刷墙、修修路不叫新农村,没有产业的支撑也不能叫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特色、突出环境建设,具有带动性和奉献性,不但能使自己得到发展,还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让农村与城市完全融合。现代化的新型农村应如何建设?郑各庄村通过一步步探索,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自1998年起,郑各庄村结合旧村改造,把整合出来的集体土地全部以参股方式,交由本村支柱企业———宏福集团进行资本式运营,使村民在成为企业员工的同时,成为土地股东和企业股东,人人享有就业收入之外的土地增值以及企业利润的双份股权收益。

这种集体土地利用制度与企业经管模式的创新与对接,为郑各庄村的主动城市化奠定了基础。据2011年《农民日报》报道,1998年至2008年10年间,郑各庄村经济增量飞速发展,村集体资产由0.36亿元增长至35亿元,提高了96.2倍;村民人均收入由3100元增长至33000元,提高了9.6倍;村民人均福利现金所得由109元增长至5150元,人均住房面积由23平方米增长至65平方米。

通过盘活土地,郑各庄村在“旧村”建起了楼房,村民生活实现“安居”,与此同时,通过“工资收入+土地股权收人+社会保障收入”的多元化收入结构,村民收入得到保障,实现“乐业”。

羊各庄村和郑各庄村的发展变化,只是四十年间北七家镇村庄发展的缩影。截至目前,包括羊各庄村和郑各庄村2个村在内,通过征地搬迁、自主上楼等方式,岭上村、鲁疃村、北七家村共5个村庄实现上楼,东二旗村、沟自头村等其余5个村庄正在实施改造、拆迁。

拆除旧村建新村,不断推行并完善的社区化建设并非只是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通过拆迁上楼,旧时的农村焕发出新的活力,村民享受着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也更加舒心。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推动,村集体收益也不断增加,村集体凝聚力更加凸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村民可享受的各项福利不断完善,生活更有保障。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