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人民满意“城市管家” 武汉东西湖区高质量书写城市治理新答卷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4-06-26 16:13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汪玉平)东西湖区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周期、精细化建设管理理念,对标“人民满意”,整合环卫作业、市政维护、绿化养护、交通管制等资源力量,创新探索“城市管家”模式,以高质量、精细化城市管理,书写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答卷。
 

 
一体化管理,强化“执行力”
 
整合市政、环卫、园林、交通、协管等城市管理力量,“城市管家”集约资源一体化管理,有效解决协调效率低、治理成本高、设备调用难等系列问题,从决策到执行“一竿子插到底”,让城市管理有了全新执行力。
 

 
今年2月,融雪防冻行动中东西湖区以“雪”为令、快速响应、高位调度。区融雪防冻应急指挥中心大屏上,辖区各街道除雪情况实时显示。将军路市政部门的滚雪车、铲雪车,环卫部门的撒布机、清运车等设备闻讯而动。雪停后,该街道3条主干道路见本色,车辆正常通行,23条次干道和背街小巷雪停见绿,通道陆续打通。
 
街道环卫和市政一体化管理形成高效执行力,打造出辖区融雪防冻行动中的“将军路标准”。辛安渡街道环卫队和园林队统一调度、协同作战,30余人、十余台除雪车辆连夜作业,让5公里白雪覆盖的东垦路及时打通。
 
微信图片_20240626160146
 
3月20日凌晨6点左右,一名环卫工人在惠安大道清扫街面时,发现人行道上一棵樟树被夜间行车挂倒,树根外露,周边花坛砖块翻起,倾斜的大树斜靠在一旁的线缆上。环卫工迅速将现场情况拍照发至工作群,一刻钟后,园林、市政、环卫,以及辖区电力部门等几方人员带设备赶至现场。
 
扶正大树、修剪线缆周边树枝、修整花坛、平整地砖、清扫散落的枝叶,不到2个小时,这棵倾斜的樟树恢复如初。“树后面是一排早餐店,人流量大,树枝缠住线缆,一旦倾倒,后果将不堪设想。”辛安渡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刘寒冰感慨说,“这么短的时间内解除这一安全隐患,在环卫和园林整合前难以实现。”
 
多职能整合,形成“协作力”
 
变多家公司“各自作业”为一家“集团军”专业“作战”,东西湖“城市管家”破除各职能板块边界壁垒,以强烈的兜底意识,将碎片化、单一化管理变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协作力。
 
微信图片_20240626161000
 
每年4月,栽种96棵杨柳树的辛安渡文明实践广场及周边街巷柳絮纷飞,满街的柳絮既污染环境又成为火灾隐患。“往年我们只能多安排人手、增加清扫次数,就算环卫工不停清扫,还是治标不治本。”街道环卫队队长谢军峰无奈道。
 
街道环卫和园林职能整合后,园林队负责修剪高枝,“3天时间完成修剪,至少能确保3年内不会出现大面积飞絮。”街道园林队长梁江英表示。园林升降车协助环卫工人清理高处“牛皮癣”,环卫洒水车助力园林人员浇灌抗旱,两个部门共计22台车辆设备打通使用、人员互为补充,辛安渡街道城市管理职能联动协作的新模式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微信图片_20240626161058
 
位于府河之畔的梧桐雨,是辖区开展文艺展演、体育赛事、研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每次活动便是一次辖区“城市管家”多方力量的协同作战。去年6月,梧桐雨龙舟节现场千人观摩,将军路市政环卫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春霞调度各职能力量“排兵布阵”。
 
“交通督导负责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市政人员沿游线设置围挡防止游人踩踏绿化带,环卫队增设20座移动公厕并保持现场环境卫生,城管协管人员维护现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李春霞介绍。一改以往多部门协调、责权互不兼顾情景,现在一个活动只作一次整体部署,各部门既精准发力又协作互补,行动效率和效果都大幅提升。
 
全专业联动,升级“服务力”
 
“打包”多项专业服务、联动多方治理力量,“城市管家”以更周到、更精细的综合服务让每一名“管家”都成为全面服务的“终端”,让辖区居民切身感受到精细化管理服务的提档升级。
 
马池墩社区马池二村廉租房片区下水管道年久老化,需定期疏通清淤。今年5月,社区书记李捷联系街道市政部门提出清淤诉求,没想到赶到现场的除了市政人员还有环卫清扫车。下水管道疏通清淤完毕后,清扫车无缝对接,及时恢复环境干净整洁。
 
微信图片_20240626161231
 
负责管道疏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他发现每次管道清淤后现场难免有污水,他反馈这一情况后,公司制定了该片区的清淤作业方案,安排环卫与市政部门联动作业。“以往每次清淤后,我还要联系专人来清理现场,现在一个电话获得两项上门服务,我们省心不少。”李捷表示。
 
老旧小区新城俊园内垃圾桶分布于各楼栋进出口处,每天早上环卫清运车不得不“打游击”式环绕小区楼栋清收垃圾。有居民反映,清运过程偶尔掉落的垃圾对小区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清运作业期间也容易造成小区内堵车。
 
微信图片_20240626161155
 
为破解这些难题,将军路环卫负责人李开创联动市政部门,与小区业主、物业共同策划撤桶并点、设置“垃圾收集屋”。
 
6月初,该小区的“垃圾收集屋”已启用,市政人员与物业员工正在安装下水管道,李开创介绍,“小区垃圾桶满了可以转至垃圾收集屋更换空桶,环卫清运车每天只需到此‘以桶换桶’,再也不用环绕小区停车收运。”多项专业服务联动合力解决垃圾清运难题。
 
据了解,该小区垃圾分类屋将于本月启用,“垃圾收集屋”清运模式也将陆续推广至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景区。
 
创新治理理念、手段和模式,东西湖聚焦城市管理执行力、协作力、服务力,探索“城市管家”模式,推动“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