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作坊”到“大制作”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4-06-12 11:17
2024年6月,住建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中华建设》杂志刊登“从‘小作坊’到‘大制作’——主动发力推进燃气市场改革的‘孝南模式”’一文,全文如下:

2024年6期杂志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吴进忠 刘远浩)随着城市的脉络更加复杂,燃气作为连接现代家居与日常生活的桥梁,它的安全性关乎千家万户。筑牢燃气安全线不仅是对潜在风险的严防死守,更是对公共安全的坚定承诺。
 
近年来,孝南区为加快推进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整顿和安全整治,运用市场化模式完成7家液化气站整合,探索形成了液化气站重组整合的“孝南模式”,燃气安全管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3.2
孝南区基层燃气安全管理培训会

政策引领  整合资源

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行“多企合一”是提升液化石油气行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深入实地走访调研中,孝南区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多为作坊式、家庭式经营,规模小、轻管理、隐患多,瓶装燃气市场恶性竞争带来的企业主体责任不清、安全措施不到位、末端使用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突出。
 
孝南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城镇燃气安全现状评价和关于做好“小散乱”液化气站关停并转工作文件精神,对辖区内所有站点情况进行详细摸排研判,反复组织经营企业阐明政策、分析利弊、集中会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引导燃气企业向“经营规模化、场站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服务规范化”模式发展。
 
2023年4月,由7家私营液化石油气企业合资入股,组建了孝感市东新燃气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为实现供气用气安全闭环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年内,该公司实现了年销售液化气15万瓶,年销售额突破1800万元。
 
3.4
深入一线检查

科技赋能  双管并重

燃气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新整合的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对站点进行提质升级、统一改造,补足安全技防设施,增加可视化监控系统,使生产过程更加安全规范。
 
依托市级智慧燃气平台,以“1+2+4+N”为体系架构进行建设,即以一个监管平台为中心,以管道燃气巡检系统和瓶装燃气管理系统两大应用为支撑,依托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物联监测预警、数据采集监控、应急调度指挥四大系统和N个物联感知设备进行赋能,推进智慧燃气建设全域一网联通;依托智能化监测技术、智能化管控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智慧化服务体系,实现人防、技防和物防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人工和智能相结合,实现供气服务全流程信息可追溯管理。
 
自2024年以来,孝南区着力加强燃气行业信息化建设,建立燃气监督管理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燃气经营、使用实行动态监管,完善监控监管、预测预警、调度指挥等功能,实现燃气企业、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推动平台间互通互联,持续提升燃气管理水平与监管能力。
 
3.1
整合后的燃气场站

立足长远  着眼未来   

安全始于心,防范始于行。该局坚持把第三方专家力量作为燃气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采取“专家查隐患,企业抓整改,部门督落实”方式,重点对场站软硬件升级改造、重难点隐患整改、资料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帮扶。安排专人驻站驻企帮扶指导瓶装燃气企业标准化配送、规范化管理工作,彻底打通瓶装燃气安全“最后一米”。
 
先后组织了各类学习培训30场次,让19个燃安委成员单位、13家燃气企业主要负责人、200名一线燃气管理人员、110名送气工,进一步强化了燃气安全常识普及教育,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组织燃气企业对全区燃气用户开展集中入户安检及安全宣传全覆盖行动,发现软管和减压阀不合格等问题327处,发放宣传单3.5万份,有效提升终端用气安全水平。督促全区燃气经营企业完成燃气压力管道检查,2024年度已完成燃气管网普查1427.4公里,综合排查率76%。服务保障营商环境,树立“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用气服务理念,为首衡城商户提供高效快捷的燃气报装、业务资询服务,实现“一条龙”“零距离”服务。
 
3.3
智慧燃气管理平台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常态化开展多部门综合执法和跨区联合执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四个一律”,稳妥处置燃气安全违法案件。自2023年以来,共开展执法巡查检查200人次,送达执法文书55份,办理城镇燃气执法案件23起,查处黑气点9处,暂扣钢瓶 679只,移送公安部门侦办线索5起。
 
燃气安全监管永不止步。孝南区城管执法局将“稳定是第一责任”印在脑海里、落在行动上、扛在肩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织密织牢燃气安全监管“一张网”,切实提升履职尽责硬本领,坚决守护城市生命线,保障千家万户用气安全。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