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上新首座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邀您一起寻找变废为宝“小彩蛋”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4-05-13 16:55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周玉琴 肖赟 刘畅 汪浩海)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理念,促进文明习惯养成,5月13日,武汉市汉阳戈一园口袋公园经过升级改造后正式亮相,焕新成为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既满足居民散步休闲的需求,也能让家长带孩子娱乐互动“长见识”。


 
据了解,该公园为汉阳区首座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北临汉阳大道,西北侧为永安堂地铁B出口,整个公园总面积2183平方米,以红、蓝、黑、绿四色为主色调,集城市文化、体育、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惠及永丰街道磨山、仙山社区8170余户居民。
 

 
5月13日上午9时,公园开园仪式上,来自汉阳区玉龙小学的环保小卫士宣读倡议书,社区书记代表和物业代表分别发言,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活动现场设置垃圾分类宣传展板,由工作人员向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方法与成果,同时公园LED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视频。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从永安堂地铁站B出口步行至公园,便可见“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彩色立体字雕塑。可爱萌系的古风IP形象打卡装置映入眼帘,一条彩色的弧形步道被涂上红(有害垃圾)、蓝(可回收物)、绿(厨余垃圾)、黑(其他垃圾)四种主要垃圾种类标志,上面讲述不同垃圾种类的处置流程。顺着步道上的垃圾分类猜猜乐问答和跳房子小游戏,则能让小朋友们更愉快地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掷到5啦!”玉龙小学四年级学生吴峻逸掷完骰子,走到第17号方格。“鱼骨是什么垃圾?”主持人刚刚问完,他便脱口而出,鱼骨属于厨余垃圾。“太喜欢这里了!以后又多了一处玩耍的地方,在这里不仅能玩游戏和可爱的卡通形象合影,还能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吴峻逸开心地说。学生们参与垃圾分类知识问答,体验垃圾分类实践,现场精彩纷呈,热闹非凡。
 

 
沿着弧形步道深入主题公园,以垃圾图标及标识做成宣传景观的垃圾分类“翻翻乐”、垃圾分类知识科普等游戏,上面清晰明了地标注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种日常生活中会产生的垃圾品类,市民可以轻松准确地“对号入座”。
 

 
公园内还设有分类趣味打卡区等设施,通过各种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方式,让市民能够将垃圾分类知识熟记于心,同时不断提升“四分类”垃圾投放的认知度与参与率,让市民游玩健身的同时,了解垃圾分类,学习分类知识。
 
记者获悉,此次升级中,汉阳区城管执法局保留了原有娱乐、健身区,同时将“形象展示、知识科普、互动游戏”融进公园中,打造成具有“观赏性、科普性、娱乐性”的垃圾分类公共环保空间。
 

 
“我们根据市民日常游园动线重新设计了公园区域,市民在公园游玩时,可以获得更佳的体验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新时尚’行动中来,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入脑入心。”汉阳区生活垃圾分类专班现场负责人说。
 
记者还注意到,除了不同区域以外,汉阳区城管执法局还设计了不少变废为宝的“彩蛋”。由回收格栅板制作而成的“戈一园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展示牌,易拉罐、废旧轮胎等回收物品装饰其中。旧轮胎、废木材和废布等废弃材料在公园内得到“新生”,变成“小黄人”、“藤蔓架”、“小鹿”等园景摆件,让市民游客直观感受分类的意义,也为小朋友们打造了一个“旧物循环再生利用”的科普世界。
 
“我在这附近居住了七八年了,现在修了公园,不仅环境变美了,还能学到垃圾分类的知识,特别有意义。”前来散步的居民张湘碧高兴地说,以后会常带孙女来公园玩。全新升级的主题公园获得周边居民的广泛认可。
 
下一步,汉阳区城管执法局将充分利用戈一园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阵地平台,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发展,引导全区居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时尚生活方式,同时引导更多居民进一步认识分类,了解分类,参与分类。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