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在城市诗意栖居——湖北咸宁市缘何摘得“广州奖”
“关注人、关心人、关爱人,让人在城市诗意栖居,是我们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理念,也是一个城市真正的魅力所在。咸宁作为中小城市,作了小小的探索,还要虚心学习世界各地优秀城市建设与管理经验,把人的需求、人的安全、人的舒适放在城市建设与治理的首位去考虑,推动人、城共同发展,共同提升。”这是12月7日晚,来自第六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简称“广州奖”)颁奖仪式上的获奖感言。
“广州奖”是全球城市交流创新发展经验的平台。11年来,六届广州奖汇聚了101个国家653个城市和地方政府的1635个案例。其中,本届有来自54个国家193个城市274个项目参评。
当晚,咸宁跻身全球5个获得“广州奖”的城市名单,成为继杭州、武汉、重庆之后,第四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并以近208万票高居榜首,获得“网络人气城市”称号。
咸宁缘何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15个入围城市中唯一的中国城市,并通过精彩的答辩荣登榜单?
获奖项目一角。 记者 毛亚轩 摄
聚焦“一米”视角,守护儿童安全
“咸宁以‘一米高度’倾听儿童声音”“建设出了孩子心目中的理想校园和安全的上下学道路”“消除了不利于未成年人上下学的诸多痛点”……第六届“广州奖”入围城市案例在广州图书馆和全球线上展出时,咸宁项目就频频获得点赞。
据悉,咸宁荣获“广州奖”的案例是基于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概念,在市第七小学实施“一米高度看世界——儿童友好共建共享提升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项目。方向和思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新城市议程》相契合。
市第七小学位于马柏大道与庆展路交叉口,过去这里没有交通信号灯,学生上下学时段人流车流混杂,交通拥堵。校门口也没有接送等候区,出入通道年久失修,沿路围墙破旧、绿化杂乱……
如今,走近市第七小学,记者看到,道路交叉口增设了红绿灯,周边主次干道、人行道、机动车道改造一新,还设立了四条步行巴士上学路线,学校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路口,一条暖色调的风雨长廊延伸到校门口,进校通道改成了步行专用道;沿路粉刷一新的文化墙上,有love造型的照片墙,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感谢爱心人士捐资建校立下的“功德碑”,还有废弃瓶盖拼成的“守望地球”等;拐角的共建花园里,塑料菜筐、轮胎等变废为宝,化身“变形金刚”、小花池……孩子们的上学路变得安全、环保又有趣。
“这是照着我们手工作品做的……”503班的黄乐馨和饶馨雨带记者来到一棵彩色的“气球树”前,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原来,项目启动之初,市领导、业主方、设计方和施工方携手走进校园,跟学生一起体验上学路,了解安全隐患点;通过创意手工课,让孩子们用画笔、橡皮泥描绘出向往的校园;召开主题班会,让孩子们挑最喜欢的名人格言上墙……
“项目充分了解儿童需要,激发儿童创意,融入儿童智慧,全新的建设理念实现了‘我的校园我做主’,不仅守护了孩子们的安全,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爱。”第七小学校长朱海涛感言,借着改造的东风,校园内新建了综合楼,改造了教学楼,升级了运动场等,现在校园处处充满欢声笑语。
践行“五共”理念,共创幸福生活
“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存在安全隐患,家长担心孩子安全,选择开车送他们上学,加剧学校周边的交通和安全问题……”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缓解学校周边交通压力,是城市治理亟待解决的难题。
咸宁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048所,在校学生17.5万人。如何改善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学生通行的安全隐患,减少父母开车接送的频率?“一米高度看世界——儿童友好共建共享提升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项目应需而生。
通常情况下,交通部门主要解决修路问题,学校主要考虑如何通过家校共护保障学生安全,规划部门会提前征求学校的意见,但学生不会参与到设计当中。
我市以市第七小学拥堵点整治为试点,加强统筹协调,把共同缔造理念融入其中,发动大家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我市出台平衡各方利益的相关政策:为周边房地产开发商调整土地性质,授予特许经营,鼓励自愿拆除围墙,商户新开了早餐店、文具店、托教中心等学生配套服务,实现了多方共赢。
同时,根据学校和周边居民的需求,整合规划、城管、住建、公安、教育、公共事业等部门和社区的力量,制订出共同的目标,由各部门各负其责又通力合作,各人负责“一盘菜”,共做“一桌席”。
在“共同缔造”力量的感召下,公众也积极参与其中:周边居民拆除栅栏让出空间,供整合成“共建花园”;湖北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把孩子们的画作和手工作品变成墙体彩绘;食品饮料企业提供货物托盘、瓶子和轮胎等废弃材料,由当地艺术家变废为宝;自来水厂提供回收土壤种绿植……
“咸宁市提出了一项有效且高效的‘政+企+社区’联动的综合解决方案,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带动了地方层面的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广州奖”案例展时,如此推介咸宁项目。
坚持“人本”思想,打造温馨城市
据测算,市第七小学的项目实施后,实现了人车分流,学生步行上学比例从30% 增加至95%。接送学生的机动车数量从每小时120辆减少到每小时8 辆。学校周边1公里内,交通事故数量从每年50起减少到1起,且不涉及在校学生。
市第七小学的项目成功实施后,我市总结项目的关键创新点为“171模式”,即坚持一个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形成七个方面的经验(激励学生参与、政府统筹协调、跨部门合作、公众参与、再生利用、步行巴士、联动机制),和一套整治规范。
以该项目为样板,我市将该模式在全市快速推广。如今,我市已有20所学校周边环境发生了让人放心又舒心的变化,有超过3万名小学生和幼儿受益。
赤壁市赤马港学校的儿童友好项目已经建成,前来接孙子孙女的市民王秀萍一个劲地夸:“改造让学生和家长有了‘避风港’,也让校园周边环境更加赏心悦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城市治理也不例外。眼下,创新理念正渗透进我市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方方面面,政府指挥、部门合奏、公众参与共同缔造的局面正在形成。
开放公园绿地供市民搭帐篷、野餐,并提供多样化的配套服务;利用废旧材料建起垃圾分类主题公园,让市民在娱乐中提升环保意识;允许商户外摆,发动沿街商户共建共享,打造有“文艺范”“烟火气”的特色商业街……
“咸宁一天比一天美,我们生活在一个温馨的绿色家园里。”在月亮湾,经常和老伙伴相约泡温泉、爬潜山的退休老人陈文栋,对树洞里惟妙惟肖的彩绘、沿街店铺各具特色的装饰赞不绝口。(来源:咸宁网)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