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在呼唤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2-08-17 10:39
张 俊
 
佛寺里的钟,一般都是用铜或青铜铸造,是古人祭祀祖先、宴享盟会、庆功大典时使用的一种乐器,也是青铜礼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钟的使用功能增加了,逐渐成为佛寺中的一种法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道:“梵宫仙殿,必用以明。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敬。”因此缘故,在大佛寺中都是备有大钟的,每当举行佛事活动,寺中便会敲响大钟,钟声伴着木鱼声、僧人诵经声传扬到寺外,向世人显示出莲花佛国的神秘气氛。唐代诗佛王维的《归辋川作》:“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所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形。
 
1右侧为钟楼
右侧为钟楼
 
章华寺应该是从元代起就有钟,此后历朝历代也都会造钟,然而现在这些古钟都看不到了,能看见的是当今章华寺内的三口大钟,一口放在大雄宝殿,做一般佛事活动时使用。另两口大钟,一口安置在钟楼,一口悬挂在古沉香井旁的钟亭里。这两口钟稍大些,在举行传戒、盂兰盆会、水陆大法会等重大佛事活动时才使用。
 
钟亭里的那口大钟称得上是一口巨钟,高约一米九,直径约一米五,顶上有一条蟠龙,底部还有二龙戏珠和海浪花饰。为安置这口大钟特造的钟亭,碧瓦红柱,飞檐翘角,顶饰八仙过海图,亭虽不大却很典雅。
 
2大雄宝殿里的铜钟
大雄宝殿里的铜钟
 
这口大钟的壁上铸有铭文。一般寺钟上铸的是:“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而这口大钟上铸的则是《大悲咒》,该篇经文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采用的是“伽梵达摩八十四句”,这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众生而作的宣说。这口大钟铸于2000年,佛历为二五四四年,当时正逢21世纪来临,章华寺就是用这口大钟敲响了跨入新世纪的钟声。
 
民国时的沙市人有在腊月三十夜去寺里敲新年钟的习俗。那一夜,章华寺会早早地敞开山门,让一拨又一拨的人进寺敲钟,以求新年得菩萨保佑,家人平安,诸事如意。如今这一习俗依旧被许多人沿袭着,大年三十晚去章华寺敲钟,是要排很长的队才轮得上的。
 
3寺中的钟亭
寺中的钟亭
 
敲钟敲多少下才叫好?此事也并无一定之规,但敲钟人通常会选择敲108下,据说是与三个原因有关:一是因为一年中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代称五天为一候)。把12、24、72相加正好是108,即代表一年,以此来显示辞旧迎新之意;二是表示对佛门108位德高望重长老的怀念;三是说人在一年中会有108个烦恼,佛经上有敲钟去烦恼之说,所以敲108下,就可除尽一年中所有的烦恼。总之是钟声悠扬,心中轻松,来年就有了一份从容过日子的惬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因此,在章华寺听到新年的钟声,那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但大体上无非是两类,一是消沉,二是振奋。在中国文化里,钟声常与夕阳晚照、桑榆之年等意象相连,表达的是人对年华逝去的无奈,让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听了,难免就会有前路不多的失落感。但更多的人,特别是那些青壮年人听到钟声,往住会听出另一番新意:天地转,光阴迫,生命有限,时不可待。在激越的钟声里迈开新一年的步伐,为家为国创一番事业,不也是一件人生快意事。“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早就如是劝告世人。
 
4钟亭里的大钟
钟亭里的大钟
 
在章华寺听新年的钟声,最好是清晨爬上观音甘露宝塔的顶层,站在那里凭栏远眺,但见蓝天寂寥,白云悠闲,阳光下的荆江一泻千里;俯瞰塔下,见人来车往,绿树摇曳,城市从沉睡中醒来,芸芸众生开始忙碌,万物都充满了生机。
 
这时钟声在耳边响起,一下比一下有力,一声连着一声传得更远。这钟声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让人从心底升起一股对大千世界的温情,因为钟声传来了从善的真切呼唤。

(选自《章华寺的钟声》 摄影  江永武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