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城管:“下察解暖”出实招,惠民举措暖人心!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汤楠)自“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湖北竹溪县城管执法局系统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绷紧弦、拉满弓、铆足劲,局党组带头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能下尽下,坚持为民服务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走访,解决“停车难”问题被摆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首要位置。竹溪县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樊辉表示:“近年来,随着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路上的小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多,群众对‘停车难’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对人民群众的这一呼声进行切实回应。”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在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前提下,竹溪县城管执法局本着“能划尽划,应划尽划”的原则,在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人行道及空闲场地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让非机动车有“家”可回。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洽谈智慧停车项目,着力破解机动车“停车难”这一痼疾。截止目前,已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90000余米,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22000余个,智慧停车项目也正在洽谈推进中。
解决“停车难”,除了提升“增量”,更要管好“存量”。当谈及推进相关工作遇到的难点时,樊辉表示:“目前城区已投入使用的公共停车场和停车位,本已预先留足了行车行人空间,但由于乱停车,反而增加了交通堵塞现象,没有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因此,竹溪县城管执法局在积极推进停车位新增的同时,不断加强静态停车管理。通过规范停车、新增车位双管齐下,进一步让停车有位、文明“入位”,城区“停车难”这一市民“心头病”正在逐步得到有效缓解。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竹溪县城管执法局以城区鼓楼社区1700户、5600人、13个居民小区为试点扎实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同时,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推行“五五一九”运营管理模式,以点带面,将垃圾分类全面推广到城区其它小区。
改善居民分类投放环境。对城区老旧、破损、脏污、标志标识不规范的容器、桶站等设施设备进行更换,杜绝污水溢漏,避免污染环境。
促进居民分类习惯养成。广泛发动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城区公园广场、居民小区,带头参与垃圾分类督导和志愿服务,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积极支持。
垃圾分类试点“五五一九”运营模式,使环卫保洁工人和垃圾收运人员工作量大大减轻,城区垃圾分类试点治理成效明显,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35%,减量化收运率达7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各试点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小区垃圾投放点比原来减少了60%以上,小区垃圾臭味小了、蚊蝇少了、环境更干净优美了。
重点整治,背街小巷重焕新颜
忠于本职,却不局限于本职,群众的需要在哪里他们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竹溪县环卫所除了负责本职工作外,还联合社区帮助无物业的老小区清扫楼栋,清运陈年废品。对权责不明的城郊地带,该所主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轮班进行清扫。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目前,城区背街小巷的面貌焕然一新,竹溪县环卫所也将其全部纳入常态化整治范畴,并强化巡查监管,长治久效。
建管并重,照亮群众回家的路
竹溪县公用设施管理所坚持以解决实际民生问题为导向,通过实地调查、规划设计,结合群众意见和建议,推出多项举措,方便群众出行。根据季节昼夜变化及时调整路灯开关灯时间,并加强路灯管线巡查,发现路灯不亮及时维修,保证路灯完好率、亮灯率达到100%。同时,针对部分背街小巷没有路灯等问题,主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结合街道实际,为居民安装路灯,照亮群众回家的路,提升群众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截止目前,已对城区路灯开展大型维修70余次,小型维修120余次,检修更换烧坏电缆线1200余米,更换LED灯头20余套,背街小巷安装路灯130余盏。
群众之事无小事。下一步,竹溪县城管执法局将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聚焦群众和市场主体发展痛点难点,带着感情下基层,找准问题帮到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多措并举,让停车有位、文明“入位”
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走访,解决“停车难”问题被摆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首要位置。竹溪县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樊辉表示:“近年来,随着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路上的小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多,群众对‘停车难’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对人民群众的这一呼声进行切实回应。”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在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前提下,竹溪县城管执法局本着“能划尽划,应划尽划”的原则,在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人行道及空闲场地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让非机动车有“家”可回。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洽谈智慧停车项目,着力破解机动车“停车难”这一痼疾。截止目前,已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90000余米,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22000余个,智慧停车项目也正在洽谈推进中。
解决“停车难”,除了提升“增量”,更要管好“存量”。当谈及推进相关工作遇到的难点时,樊辉表示:“目前城区已投入使用的公共停车场和停车位,本已预先留足了行车行人空间,但由于乱停车,反而增加了交通堵塞现象,没有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因此,竹溪县城管执法局在积极推进停车位新增的同时,不断加强静态停车管理。通过规范停车、新增车位双管齐下,进一步让停车有位、文明“入位”,城区“停车难”这一市民“心头病”正在逐步得到有效缓解。
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竹溪县城管执法局以城区鼓楼社区1700户、5600人、13个居民小区为试点扎实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同时,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推行“五五一九”运营管理模式,以点带面,将垃圾分类全面推广到城区其它小区。
改善居民分类投放环境。对城区老旧、破损、脏污、标志标识不规范的容器、桶站等设施设备进行更换,杜绝污水溢漏,避免污染环境。
促进居民分类习惯养成。广泛发动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城区公园广场、居民小区,带头参与垃圾分类督导和志愿服务,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积极支持。
垃圾分类试点“五五一九”运营模式,使环卫保洁工人和垃圾收运人员工作量大大减轻,城区垃圾分类试点治理成效明显,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35%,减量化收运率达7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各试点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小区垃圾投放点比原来减少了60%以上,小区垃圾臭味小了、蚊蝇少了、环境更干净优美了。
重点整治,背街小巷重焕新颜
城市环境卫生不能留有死角,竹溪县环卫所自接管城区背街小巷保洁任务以来,迅速将背街小巷纳入治理的重点。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及时清运垃圾,保持道路干净整洁。对垃圾桶等公共设施进行及时清洗,清除表面尘土、污水污渍、乱贴乱画。同时,针对背街小巷环卫设施不足的现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摸排,补齐环卫“短板”。截止目前,已累计布设果皮箱、垃圾桶120余个,集中清理、清运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通村公路等积存垃圾、废弃杂物、砖石瓦块等1500余立方米,清理“牛皮癣”500余处。
忠于本职,却不局限于本职,群众的需要在哪里他们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竹溪县环卫所除了负责本职工作外,还联合社区帮助无物业的老小区清扫楼栋,清运陈年废品。对权责不明的城郊地带,该所主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轮班进行清扫。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目前,城区背街小巷的面貌焕然一新,竹溪县环卫所也将其全部纳入常态化整治范畴,并强化巡查监管,长治久效。
建管并重,照亮群众回家的路
路灯作为城市最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之一,其功能的完善对城市的交通安全、社会治安、人民的生活、美化环境及带动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竹溪县公用设施管理所坚持以解决实际民生问题为导向,通过实地调查、规划设计,结合群众意见和建议,推出多项举措,方便群众出行。根据季节昼夜变化及时调整路灯开关灯时间,并加强路灯管线巡查,发现路灯不亮及时维修,保证路灯完好率、亮灯率达到100%。同时,针对部分背街小巷没有路灯等问题,主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结合街道实际,为居民安装路灯,照亮群众回家的路,提升群众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截止目前,已对城区路灯开展大型维修70余次,小型维修120余次,检修更换烧坏电缆线1200余米,更换LED灯头20余套,背街小巷安装路灯130余盏。
群众之事无小事。下一步,竹溪县城管执法局将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聚焦群众和市场主体发展痛点难点,带着感情下基层,找准问题帮到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