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青和尚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2-04-28 09:52
张 俊

1999年出版的《沙市市志》第四卷,在人物篇中只介绍了两位佛教界人物,一位是松青和尚,另一位是净月和尚。松青是师父,净月是松青的法孙。这两位都为章华寺的中兴做出过重大贡献,尤其是松青和尚,曾两度任章华寺住持,可谓是为章华寺耗尽大半生心血的人。
 
1寺中的唐代银杏树

寺中的唐代银杏树
 
松青,生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湖北安陆府人。那时的安陆府辖钟祥、京山、潜江、天门四县,府治在钟祥。松青早期的佛事活动在安陆府及周边一带,他15岁在沙洋清凉寺出家,后在钟祥旧口的莲华寺"禀具足戒,受持般若、法华诸大乘经。"他初步学成后走出安陆府,来到南边的荆州府,在沙市泰山寺挂单(僧人在寺庙投宿或暂住)。

在古人眼里,泰山是天帝之孙,主召人魂,故人群祀之。当时,荆沙之地有两座泰山庙,一座在荆州城东门外的草市街北,建于古长沙寺旧址上;另一座在沙市的白河套荆堤内侧,荆州历史文化学者朱翰昆在《荆沙各类庙宇调查报告》中说,沙市泰山庙始建于明代,有三重殿宇,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大寺庙。松青在泰山庙挂单,或许只是在这里暂住一阵,他本打算去外地游学的,但在他来后不久,沙市的士绅们即慕名找上门来,恭迎他到章华寺做住持,以重振"法席欲坠"的章华寺。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为"削三藩"所逼的吴三桂举兵反清,吴军一部渡江进入沙市后,豫章岗一带的房屋遭受了很大的破坏,章华寺也未能幸免。平定三藩之后,章华寺虽经过数次整修,但青松入寺时见到的仍是一片颓败景象。
 
2寺中的斋堂

寺中的斋堂

青松认为,章华寺"欲丕宗风,须安众僧;欲安众僧,须整修伽蓝"。因此他任住持后,将很多精力用在化缘修庙上。他与寺僧从心、静宗等人,自托钵化募十方,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奔波了两年,募得修寺所需银两,这才将寺中殿宇整修一新,寺院也管理得井井有条。

松青早有云游四方,遍访高僧大德,精研佛法之志。在章华寺做了三年住持后,他告别众僧,一衣一钵,独自去五台山、峨眉山等地的拜访高僧大德,以了精研佛法的心愿。松青这一去就是四年,返回沙市后又挂单在泰山庙,本以为从此可静心修行,但回来不久,沙市的士绅们又来恭迎他重返章华寺,盼他再去主持修缮寺庙,重整寺规,让章华寺华光再放。
 
3寺中的罗汉塑像

寺中的罗汉塑像
 
六朝齐、梁间,菩提达摩祖师从印度渡海东来传禅,后禅宗分为"五家七宗",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杨济派和黄龙派,合称为七宗。章华寺属临济禅宗,寺僧职位的设置秉承临济禅宗家风,为一百零八个执事,首席是住持,下设首座、东堂、西堂、知客、文书、僧值、阅众、代账、殿照、点缀、塔主等职位。住持是一寺之主,大事悉由他定夺。从沙弥修行成为住持,这是一件让众僧所仰望的事,然而当松青再度成为章华寺住持,在完成寺院整修、寺规整治等大事后,却不恋独尊之荣,再次主动卸任住持。在退院之际,他改革了一项寺规,即从心与静宗两位寺僧佐修章华寺有功,且佛学造诣深厚,他提出由他俩俱主法席。 从那以后,章华寺住持的产生便由单传改为三房分传,形成了章华寺以德高业精为标准选拔住持的规制。青松改革寺规的作法,让章华寺僧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无人不钦佩他的胸怀开阔。
 
在完成这些大事后,松青便闭关专修禅净。闭关,就是关闭用心,不被外缘内缘带走,只做知觉。他这一闭关就是七个年头,修行自然达到了一个高深境界。地方有关史料上说他出关后,行持如故,四方皈依者众。
 
青松少年出家,中年致力章华寺中兴,晚年潜心自修,带出了净月等数位高徒。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因病卧床不起,遂念着佛经圆寂,时年76岁,可谓是功德圆满了。
 
 
(选自《章华寺的钟声》  摄影  江永武)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