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景区管理局:聚焦“微改造”,办好“大民生”
党建引领共建共治
大洪山景区管理局:聚焦“微改造”,办好“大民生”
中华建设网讯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景区管理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党建平台,激发党建内生动力,把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推出“微改造、大民生”共建活动,不断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改造”让城乡更美丽、更宜居
俗话说“人靠衣装”,城镇及乡村与人一样,也需要不断装点才能长久亮丽。相比起大拆大建,“微改造”是城镇和乡村提升“颜值”的一种温和模式。近年来,景区管理局在推进景区城乡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进行工程量少、耗资小的“微改造”,在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同时,不断擦亮城镇及乡村容貌。
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今年以来,景区管理局创新推出“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活动”,通过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活动,激发村民主体意识,激活村民内生动力,加快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缔造乡村美丽未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共建内容包括传统民居、围墙庭院、河渠堰塘、公共活动场所、农业产业资源、乡土特色元素、历史文化传承等乡村风貌、文化、产业、治理场景。率先以包保村绿水村为试点开展共建活动,对绿水村明清街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口袋公园,兴建人行步道,布设沿河路灯,改善人居环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村级活动广场,配套健身器材,清理河道淤泥、垃圾,美化两岸环境等。同时,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共谋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将村庄融入景区,获取更多生态红利。
施划迫位标线,绘制城镇文明“风景线”
针对“停车难”的问题,景区管理局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满足入驻商户、办公人员、消费者停车需求的同时,兼顾居民区群众停车需求,最大限度增加停车泊位资源。委托随州市远大交通安全设施有限公司开展道路交通标线及停车位重新施划,在为机动车停放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下大力气解决非机动车的有序停放。共施划公共停车位800个,施划道路标线热熔标线总方量4900.00平方,极大的缓解了城镇“停车难”,规范了城镇交通及停车秩序,使道路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以绿治乱”促环境提升
对河道两侧、背街小巷、边角空地、城中村等重点地块的各类问题及时排查整治,采取拆违建绿、见缝插绿、以绿治乱方法对相关地块及时进行平整、绿化,防止整治地块问题反弹。实施镇区绿化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更换、补植苗木6万余株,2处边角废地变成了生态停车场,4处卫生死角变身园林绿化景观小品。
“小工程”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
城镇内涝问题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镇容环境的美丽整洁,已成为一大“城镇痼疾”。一直以来,景区管理局始终把内涝治理作为体现服务为民的发展理念和保障城镇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来压实责任、抓实抓好。去年“8.12”洪灾过后,城镇一片狼藉。景区管理局立即组织开展疏通路面,冲洗街道,尽快恢复灾后环境秩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镇易发内涝积水区域,迅速组织现场踏勘,实施标本兼治,整治了景区入口至常盛食品公司路段以及长樊路至滨河一路路段汛期长期积水问题。同时,将卫生院至楚北大酒店路段汛期积水问题列入今年的头等大事,迅速组织现场踏勘,追根溯源,拟定整修方案,实施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消除防洪隐患,解决群众的“心头之患”。
重点围绕村(居)民居住区管网老化堵塞、污水管网“跑冒滴漏”、地面裸露、路灯不亮、行道树树障等问题,加大维修改造力度。投资150万元,兴建滨河二路,周边面貌焕然一新,极大的方便了周边的村(居)民出行及中心幼儿园的孩子接送,群众纷纷点赞!组织开展汛期市政设施安全排查,排查、检修、维护橡胶坝2处,实施游步道及路面水毁修复1000余平米,更换井盖、雨水篦子20处,修复路沿石12处、拉丝砖200平方米,整修休闲木椅4处。汛期过后,及时启动了镇区水毁修复工程,对水毁市政道路、河堤、吊桥、景观桥、路灯以及道路及停车位标线进行恢复重建。
此外,景区管理局还推出数项“细服务”,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组织开展“牛皮癣”、“蜘蛛网”、“僵尸车”等专项整治,实施洗城、靓河、治乱、增绿、洁美“五大行动”。开展了城镇照明亮化工程修复专项行动。更换佛光大道及长灵路线缆770米、更换太阳能路灯32盏,整修市电路灯155台套。开展园林绿化日常管理养护,对绿化行道树进行排危修剪管护。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景区管理局持续开展若干“微改造”、实施一批“小工程”,推行多项“细服务”,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让群众真正看得到变化、摸得着实惠。(胡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