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推动形成“大城管”工作格局
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的做法
精心谋划,高位推进。市委书记孟祥伟亲自主导制定和修改了《咸宁市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出席全市第一次月度考核评价工作联席会,提出了“为人民、为发展,高站位、高标准,全覆盖、全时段,严考核、严奖惩”的城市管理总要求,积极倡导、亲自参与“走遍咸宁”活动和实施“路长网格责任制”,开创了咸宁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市政府完善了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了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定期例会、任务分解、目标考核、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等推进机制,有力促使了行政管理资源、执法支撑要素向解决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聚焦,形成了城市管理齐抓共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动态调整,全域覆盖。《实施方案》将评价对象定为各县市和中心城区,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管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职责。评价内容以《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为蓝本,包括但不限于“省城考”的全部指标要求,同时嵌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涵盖面广,并结合咸宁实际,是现阶段应该达到并可以达到的标准。《实施方案》每年修改一次,立足实际动态调整,2021年起,将月度综合评价覆盖到各乡镇街道办,各县市区比照市级做法对所辖乡镇街道办进行考核排名和奖惩。2022年,将住宅小区“红色物业”全覆盖纳入城市管理工作综合考评,将城管考核工作延伸到社区单元“最末梢”,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公正评价,严格奖惩。由市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公开采购第三方进行暗访考评,按照暗访的客观结果进行排名,并在《咸宁日报》头版刊登,全程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执行奖惩措施,第一名奖100万元,最后一名罚100万元,由市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办各地财政落实,当月兑现。每季度市城市管理联席会议上对考核结果进行讲评,第一名在全市城管会议上交流经验,最后一名做检讨。同时,在以“块”为单位考核排名的基础上,同步通报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平台32家专业部门每月案件处置率,促进部门联动、条块共抓。2022年,为促进各地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对奖惩措施进行了调整,第一名奖励100万,第二名奖60万,第三名奖30万,倒数第一名罚100万,倒数第二罚60万,倒数第三罚30万,进一步强化了激励与问责。
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的成效
促整改,解决一批突出民生问题。月度综合评价充分发挥了“指挥棒”作用,促进各地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2021年按时整改了第三方暗访发现的9833处问题,问题及时整改率达100%。在考核机制的导向下,各地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和保障公用设施维护和背街小巷改造,加大城市修补和改造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出行环境。崇阳县投入1.5亿元升级改造城区临街立面和市政设施,投入300余万元整治城区广告;咸宁高新区拿出3000万元以上资金专门支持城管工作,投资1200万元建成全市第一、全省领先的数字化城管智慧平台;赤壁市投资3000万元建设集贸市场;咸安区整治改造背街小巷23条,修补破损路面11522平方米。纵观全市,城市管理“月考”让各地无一不注入大量资金,补短板强弱项。在市区,昔日同惠广场前的“马路劳务市场”,成功迁移到十六潭劳务市场;肖桥货运停车场、太乙大道临时货运停车场投入使用,大中型货车有了停放好去处;设置了18个临时疏导点,整治马路市场“顽疾”。规范有力度,服务有温度,保障城市文明有序运行。
促精细,苦练一套绣花功夫。“落叶不扫,当景可好?”一位市民建议城管部门在一些指定路段和区域不扫遍地落叶,留住咸宁秋色。市城管执法委广征意见、深入调研,适时推出7个缓扫路段供市民欣赏。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城管干部上街捡烟头、工地围挡打造成“涂鸦墙”、升级井盖防哐哐响、为园林绿化建管理档案。2021年来,城管部门以月考为动力,“高标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全覆盖”落实市容环境常态化管理——推行“路长责任网格制”,制定《咸宁市城市容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细则》(试行),明确管理标准和操作细则,有些数据甚至精确到毫米。各地各部门紧扣文明城市创建主线,聚焦问题最多、容易反复的方面,对影响创文工作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优先处置,加大对违规设置移动灯箱广告、一店多招、道路及井盖等市政设施破损、占道经营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放等方面问题的管理力度,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支撑。
促长效,构建一个“大城管”新格局。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促进各级党委政府空前重视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了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块条共抓、延伸乡镇、全域覆盖”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城市管理坚持一杆子到底、一揽子统筹,由城管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相关部门,组织现场联合办公,将商定的各项措施跟进落实到具体点位,有力促使了行政管理资源、执法支撑要素向解决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聚焦,促进城市管理提档升级。各地积极探索实施“路长责任网格制”城市治理模式,将全域范围所有大街小巷划分成若干责任网格,设立3-5级路长下沉到包保联系的责任网格,建立管理、作业、执法、责任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和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对检查通报问题处置不及时的启动处罚问责程序,通过网格包保、奖优罚劣、追责问责等形式,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城市管理责任网,切实解决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如,赤壁市出台《“领导联社区、党员进网格、干部包街道”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清洁家园、万人洁城”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通山县印发了《通山县县直部门“门前四包”工作实施方案》,将背街小巷、社区按网格划分给县直各单位、社区管理,月度考评第一名、最后一名分别奖罚5万元。崇阳县所有部门向县创建办交5000元城考保证金,县创建办每天抽查,发现一处环境卫生问题扣200元,上不封顶。通城县建立城管工作后进授牌机制,对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颁发“蜗牛奖”,并将每月的排和奖惩延伸到城市管理问题处置单位和城区各社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