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承滋:用一生呵护生命的人
张 俊
王鸣放先生托人送来一本书,作者汪承滋,长江大学离休内科教授,书名《呵护生命的人--汪承滋医生回忆录》。这类书看过几本,记岁月流水账的多,汪书又如何呢?漫不经心地翻了几页,却是再也放不下了,从头一口气读完,深感真是本好书!
汪承滋先生
汪先生是1936年生人,成书是在2019年,那时的汪先生已是83岁高龄。许多人在他这个年纪早已不拿笔,而他却写成一本厚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生命奇迹。是什么力量驱使汪先生去做这件事?他自己的解答是:“通过本书把我这一生做人做事成功与失败的点滴纪录下来,特别是经验教训和人生的苦乐,对我的读者包括后来的医者、晚辈或我的病人,我的家人、朋友或有裨益,或可资借鉴。姑且把我自己算作未来道路上的一棵行道树,作为人生特别是医者前行的参照吧!”崇高的目的总有崇高的使命,而这是能催生惊人力量的!
汪承滋的回忆录
与时俱进,这话典出1910年初,蔡元培先生撰写的《中国伦理学史》,意思是一个人的行动与时代一起进步。这些年来,与时俱进这句话常被人挂在口头上,但真正了解此句含义,并能自觉做到与时俱进的人却并不多见,但汪先生应该算是一个。
解放战争时期,他12岁就参加人民解放军,为创建新中国走上战场;解放初期,在社会急需医务人员时,只读过几年小学的他转业入医校,刻苦学习,迅速掌握做事的本领。上世纪60年代初,他又去医科大学深造,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内科医生;国家进行“三线”建设时,他去条件艰苦的磷矿创办医务所;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两次进北京大医院进修,最终成为一名医科学院教授;他离休后受聘去民营医院工作,尤其是在“非典”肆虐期间,他在深圳一家医院与同行一起抗击病毒,履行了一个医生的天职,等等。纵观他几十年的人生路,他都是在紧跟时代步伐,昂扬走在时代前列,用平凡的人生对与时俱进做出生动诠释,这种风范无疑是值得今人去效仿的。
刚参军时的汪承滋(右)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医则必是有情怀的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疫劳、一心赴救。”这种医者仁心,实际上就是医者应具备的情感素养,修炼这种素养不易,而汪先生却是修为到了。
汪先生少年时父母双亡,是大哥、五哥、嫂子将他拉扯长大。在家境极为贫寒时,是哥嫂勒紧裤带供他读书。他探亲返校时,大哥挑着行李送他,一走就是二百里。五嫂更是像亲娘,“生火做饭,浆衣洗裳,缝补衣服,从无报怨”,浓浓的亲情给了他情怀的底色;他从武昌医士学校毕业后分到沙市市卫生防疫站工作。自知文化低的他经常去上夜校,在那里他对文学产生兴趣,读了不少中外文学作品,这让他打开了眼界,丰富了心灵,美好的文学奠定了他情怀的基础;他在上大学及进修期间,曾师从裘法祖等名医,老一辈名医对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爱,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名师的风范帮他树起情怀的标杆,等等。
汪承滋与张爱华结婚照
对汪先生来说,情怀既是一种复杂的构成,也是一种单纯的拥有,据此才成就了自己。他在书中感慨道:“以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宽抚自己的内心,让文学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我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方法、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人相处的方式开始走向成熟,特别是怎样做一个有人文关怀的医者,这一课来得非常及时,也非常珍贵。”汪先生的心路历程,对今天年轻一代医者无疑是有启示作用的。
汪承滋工作照
一个人做事有成,重在选择,更在坚守。汪先生能从一个娃娃兵变成一名医学教授,促成其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行事风格,则应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950年,汪先生在湖北省荣军学校护训班学习时,认识了一个叫张爱华的女孩。那年她13岁,“个子不高,胖胖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脸颊一笑有两个小酒窝”。活泼可爱的张爱华与汪先生在一起上课、学打腰鼓、吃饭、逛街,这让他对张产生了战友情之外的依恋感。1953秋,汪先生中专毕业时选择了去沙市工作,因为当时张爱华已分配到江陵县郝穴镇医院。沙市距郝穴60公里,坐船可以直达,从沙市去看张爱华方便。
汪承滋(第三排左起第四人)在北京进修结业留影
1955年,张爱华到沙市人民医院进修,汪先生抓住机会与张频繁交往。在张进修快结束时,一天,汪先生鼓足勇气向张表达了爱意,但张却说她已有男朋友,这让汪先生顿时感到自己“像一只受伤的老鼠,躲在阴暗的小洞,舔舔自己的伤口”。但仅管如此,他仍等待着机会。一年之后,张来信说她与那个男朋友吹了,欣喜的汪先生便立刻向张展开“攻势”,一封长长的情书就打动了美人芳心,俩人终于确定了恋人关系。可就在他俩热恋期间,1958年张被划成了右派,而那时汪先生刚收到去武汉医学院读书的通知。是要江山还是爱美人,一时让汪先生有些迷茫。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斗争后,最终他还是“做出了属于一个男人的决定”:与张爱华结婚!“只要我追求进步,照说江山和美人应该是可以兼顾的。”事实证明,汪先生的坚守无比正确。后来,张爱华跟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博士,一个是考上博士未读完,且都事业有成,俩人晚年的生活很是幸福。
汪承滋在深圳一家医院受聘时获得的抗非典奖章
汪先生是有革命理想的人,加入共产党是他最大的心愿。从1956年起,他就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可由于他有个“右派分子”老婆,他年年申请,年年汇报思想,可就是不能通过。要是搁别人早就放弃了,可汪先生就是不气馁,直到1978年,他才实现了夙愿。他在书中写道:“从1956年写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79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员。24年间,我写的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再加上每次党小组会、党支部讨论我入党申请的记录整理出来,应该可以成为一本修身的书”。
真是谁笑到最后,谁就能成为赢家!汪先生这种做人做事,一旦锁定目标,就决不轻言放弃的风格,是值得人们去点赞与学习的。
汪承滋(第二排右三)受聘大垸医院时与同事留影
汪先生回忆往事,不仅是将一件事所涉及的时间、地点、来龙去脉等讲得清清楚楚,而且很注重时代背景、地理与人文要素等方面的交待。如他写“美丽故乡”时,简略叙述钟祥的沿革与风貌;写“参军推翻旧世界”时,对解放战争敌我双方的形势作出概述;写“灾荒年代渡难关”时,对形成灾荒的原因及后果进行分析;写“三线建设去荆磷”时,对“三线”概念及建设布局作出解说;写“中国的春天”时,对粉碎“四人帮”,北京举行百万人游行的情景作出详细介绍,等等。由于书中的这些宏观叙述都是结合他个人经历的事件,所认识的人物来展开,因而不但不显得累赘,反而成为不可或缺的铺陈,让读者能感受到事件发生的时代性,从壮阔的风景中去观照个人的命运,从而引发读者对人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思考,认同事物在大格局中变化的必然性。如此的谋篇布局,不能不说是汪氏写作的一个特色,这对于后来写作者或许是可以当范本参照的。
汪承滋在深圳海边留影
汪先生在书的《引子》篇中说:“《呵护生命的人》这本书以回忆录形式,反映我一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无疑正能量是主轴线,真诚希望读者可从本书中正反两方面受益。”其实汪先生的美意,每个读者在阅读时自会领略,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个83岁的老人不辞劳苦写出心血之作,其艰辛又有几人能识得?
我与汪先生未曾谋面。听王鸣放先生说,过父亲节那天将举行一个座谈会,届时将邀三五好友一起来谈谈读这本书的感受。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如此,我就可以向汪先生当面表达一下做晚辈的敬意了。
2021年6月17日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