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建起万千广厦 庇护寒门安暖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1-03-10 11:24
来源: 汉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民以居为安。”住房,牵动着广大百姓的心。十三五期间,汉中市住建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总体目标,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先后投入资金约9亿元,组织11县区完成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3.7万户,人居环境修缮2.3万户,住房安全认定22.52万户,帮助8万农村贫困人口住上安心房、暖心房,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一大批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汉中,昔日低矮破落的土坯房消失殆尽,呈现在面前的是白墙红瓦错落有致、炊烟袅袅万绿掩映的美丽景象,在广袤的大地上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全面统筹聚合力,精准施策保安居
 
“搬新家脱贫致富,感党恩发愤图强。”这是留坝县留侯镇庙台子村村民李凤莲家门口贴的对联,“我们以前的房子不结实屋顶还漏雨,一下雨就得拿盆子接,连觉都睡不了。多亏县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补贴了我们5万元,修建了新房子。”李凤莲说起这些,喜笑颜开。
 
尽锐出战齐攻坚
 
“‘危改不漏一户,全面安居入住’是我们住建系统的工作职责,我们要举全系统之力,扎实推进C、D级危房排查、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修缮工作,凝心聚力圆老百姓的安居梦!”汉中市住建局局长杨清辉掷地有声的说。在他的统一领导下,迅速成立了汉中市农村危房改造办公室、住房安全核查领导小组,组织危房鉴定、落实补助资金、开展技术指导,统筹推进11县区工作。各县区积极响应,及时成立了县级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县区住建局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危房改造技术指导驻镇工作组,划片区推进技术指导、质量跟踪、安全认定等工作。镇村组建施工队伍,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实施改造,形成了市县镇村共同推进的四级联动工作格局。
 
精准鉴定摸实情
 
2017年,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汉中市组织县区对全市贫困群众的危险房屋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和等级鉴定,工作中坚持“三最两就”原则,“三最”即: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两就”即:采取就地、就近重建翻建的改造方式落实住房保障政策。11县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对全市152个镇(办)、1892个行政村所有农户住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坚持不漏一户一房,现场鉴定、现场拍照、现场建档,全市2.68万贫困农户的危险房屋全部纳入了保障。
 
分类施策筑保障
 
汉中的危改户60%处于秦岭、巴山腹地,20%属于老人户、吊庄户,危改情况复杂。为顺应民意、妥善解决贫困农户的住房安全,汉中市按照国家政策分类施策,采取“五个一批”方式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对危险程度较低的危房,每户补助1—2万元,修缮加固一批。对危险程度较高的危房,每户补助2.5—5万元,原址翻建一批。对于移民搬迁回退等未及时纳入中省计划的农户,由县区采取修缮公房、特困楼安置等方式统筹解决,每户补助0.5—2万元,人居环境统筹一批。对不愿实施危房改造的老人户,动员其子女或亲属将其搬离危房,赡养安置一批。对鳏寡孤独、失去劳动能力、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由镇敬老院和福利院等机构安置,兜底保障一批。
 
D级危房改造
 
镇巴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全县零散居住的孤寡老人和吊庄户较多,居住地交通不便,还存在潜在地质灾害威胁,加上农户自筹资金能力薄弱,材料运输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危房改造面临诸多困难。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镇巴县住建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拿出了好办法。观音镇八角庙村的王宗志,今年53岁,去他家得在蜿蜒的山路上步行3小时。老人坚持住在山里不改造,这可给县住建局李站长出了一个难题。李站长琢磨了3套改造方案供他选择,最终老人同意把房子迁建到村委会附近。“多亏了李站长,帮我想办法把房子建到这。现在我赶个集不用走三个小时了,出门不远就有公交站;没事还能和邻居老刘聊聊天,看看乡村大舞台的表演;生病了旁边就是卫生室,比原来方便多了。”对于其他路途遥远、交通极为不便的“吊庄户”,县住建局还采购了一批便携式卫生厕所配套完善使用功能,有效缩短了建设周期。
 

技术指导抓规范,严格监管保质量
 
住在新房子里,镇巴县泾洋街道办草坝村甘再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以前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墙歪了还有裂缝,屋子里阴暗潮湿。现在政府帮我建的新砖房,质量相当好,宽敞又明亮。”为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安心房、满意房,汉中市各级住建系统的村镇、质监、建管工作人员都担起了危房改造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他们多次参与技术指导培训、质量安全监管以及市级核查,确保农户住房质量安全。
 
技术指导夯基础
 
2017年,为做好县区的技术指导工作,汉中市住建局组织村镇设计院按照农村住房不同结构类型、不同抗震设防标准,编制了《农村危房加固改造手册》《C级危房加固技术要点》《D级危房改造标准图集》,提供了符合技术标准和不同面积标准的农房建设方案,对于C级危房改造提供增设扶壁柱、配置钢筋网片砂浆带等改造图纸,7、8度抗震设防区提供构造柱、圈梁、地梁等施工措施,免费发放县区直接翻印。下发了质量监管和竣工验收标准,要求C级危房改造做到“房不漏雨、窗不漏风、室内外无裂缝”;D级危房改造把好“三关”,即基础结构“牢”、主体结构“安”、维护设施“实”。及时组织县区召开市级培训会,下发《农村危房改造政策20问》《农村危房排查技术要点》,规范危房排查及整治标准。组建市级专家组23人,每个县区安排2名专家,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农村工匠培训和质量安全检查,为县区住房安全排查、鉴定、改造、验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个严格保质量
 
在质量监管上,汉中采取了“五个严格”措施,提升危房改造质量。一是严格危改程序。实行“户申请、村评议、镇办审核、县局审批”的制度,认真执行“九步走”工作程序(申请、评议、审核、审批、签订协议、组织实施、质量监管、竣工验收、拨付资金),全面落实改造对象和资金拨付镇村两级公示要求。二是严格工匠管理。制定了《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监管手册》,要求县区对所有参与危房改造的工匠进行系统培训,考试合格后发证上岗。县区累计培训工匠2000余人次,发放工匠证书800余份,有效保障了危改质量和权威性。三是严格质量监管。落实《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五个基本要求,县区定期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从选址、旧房拆除、基坑验槽、地圈梁浇筑、构造柱浇筑和砌体工程、上下圈梁和楼板浇筑实施全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四是严格考核督查。先后建立了通报、联动督查和综合考核三项制度。组织专人定期深入危改现场,对施工质量、进度、资金兑付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危改质量问题及时督办、约谈问责。危改考核与年度考核挂钩,做到进度与质量相统一。下发《危房改造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联合扶贫、审计、纪检等部门开展县区督导,确保危改工作精准严实。五是严把档案管理。在档案资料管理上,实现“户有档、村有册、镇有账、县有表”;在农户档案上,严把对象认定、审批程序、竣工验收、资金拨付“四个关键”,做到农村危房改造实际情况、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三个统一”,实施危房改造全程留痕监管。
 
全面排查堵漏点
 
为确保贫困农户房屋质量,汉中市建立了市级排查机制,采取“1234”工作法,组织4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县区、镇村持续深入开展住房安全核查。工作推进中,紧盯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抓牢主要任务和短板弱项两个重点,采取市级核查、信访交办、部门联动三项措施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健全市县镇村四级保障。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解决了移民搬迁回退户、农户原有危旧住房以及功能不完善等房屋问题,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住房质量,全市22.5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顺利通过了国家成效普查。
 

拓展成效焕新颜,乡村村振兴展宏图
 
走进秦岭深处中西沟村,湛蓝天空,飘逸白云,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柴垛,农家小院里冒着炊烟,冬日暖阳下幸福村民,勾勒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图景。眼瞅村上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谭利民通过村上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翻修了老房子,开办了农家乐,每年能挣10万元。危房改造实施后,住建部门考虑的更多的是后续发展问题,为此汉中市实施了长效保障与人居环境提升相结合、危房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住房保障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三个提升”行动,有效拓展了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成效,让人居群众安居乐业奔小康。
 
风险防控保长效
 
为做好脱贫户住房安全后续保障工作,市住建局联合扶贫部门下发了《住房安全长效保障机制》,建立了“1+4”四级管控体系,强化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发现房屋问题及时纳入县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统筹解决,持续保障农户住房安全。按照“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各县区制定了《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实施方案》,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建设导则》,不断探索巩固提升农村住房安全质量的新路径。留坝县出台了《住房安全风险预警处置管理办法》,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农村住房的安全建设和日常安全风险管控。在县住建局牵头下,县财政为全县所有农村住房统一购买了住房安全财产保险,对因遭受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局部受损及时进行赔偿,有效提升了农村住房的抗风险能力。
 
乡村建设展新姿
 
十三五期间,汉中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农房建设示范点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通过实施文化广场、卫生室、公厕和通组道路、连户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绿化、美化、亮化,贫困乡村面貌有了大幅改观。围绕“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工作,汉中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新建、改造贫困户厨房、厕所等附属用房6500户,累计打造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800余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35个,环境提升重点村225个,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山村环境“更新换代”,摆脱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外脏乱差”的形象,映入眼帘的就是白墙灰瓦山前倚、碧水清泉石上流的美丽景象。
 
安居乐业奔小康
 
各县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对脱贫户房屋的功能和外观进行了拓展和提升,积极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有效盘活了房屋资产,探索出了利用房屋改造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在这一策略下指导下,留坝县火烧店镇中西沟村、楼房沟村成为汉中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名片。在楼房沟山林间,11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宿院子坐落其中。涧底黄茆屋、青瓦夯土墙,是这些院落最自然的状态。留坝县将这11座闲置的老屋进行了原生态改造,保留原有老房子的建筑肌理、土木结构的同时,又充分融合了周围的生态环境。“院子今年春节基本都订满了,自从村里有了民宿,不仅村子美了,更是带动了村里经济的发展。”村支书夏道华说。闲置房屋的“二次创业”,既让游客点头、也让百姓更有奔头。2020年,小留坝村扶贫社从楼房沟民宿中分红49万元,户均分红2102元。像楼房沟民宿一样通过改造变得鲜活的闲置房屋不是个例。为了盘活这些闲置农房,留坝出台了《闲置房屋开发奖励扶持办法》,鼓励开发闲置的民居院落,不仅让农房“活”了起来,也将青山绿水间充满田园野趣的“沉睡资源”转化成了发展资本,有效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佛坪、南郑均采取这种方式拓展了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