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打灯谜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1-02-25 18:52


猜谜语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就有谜语出现。
当时政客为宣传自已的主意,
就采用民间传说去说动君主。
在传说故事中隐喻巧妙影射,
那时这种方法叫“隐语、瘦词”。
到汉代时演变为破译文字形义,
三国时书面创作形式已盛行,
发展到宋谜语已与元宵节结合。

据《武林旧事.灯品》记载:
“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
及画人物,藏头隐语,
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
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
到于通衢,任人猜度,称为“灯谜”。
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
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
供人猜射。

猜谜语成为打灯谜有一民间故事,
相传有个财主,见人衣着光鲜者,
就满脸堆笑地巴结。可见到粗布
旧衣的人,就变脸吹胡子瞪眼。
日久人称他为“笑面虎”。一天有
位青年到他店里办事,见这青年
衣衫破旧,立刻脸堆乌云呵斥!
把那青年逐出了大门。
这青年小伙回去后生气不服, 在正月十五元宵夜扎着一个大灯笼,来到笑面虎家门前举起大灯笼, 灯笼上题着一首诗分外醒目: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衫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面红耳赤大吼:
“你这小子敢来骂老爷!”
命家人去抢那青年的花灯。
小伙子高举着灯笼说:
“哎!你这老爷莫犯糊涂,
这四句诗是灯谜,谜底是针。
这根针又不会刺人?你要抢
我就去告你到衙门去评理。”
笑面虎一想:可不是针!
只好气得干瞪眼不敢再耍狠。
街上观灯猜谜的人一阵大笑声,
这件事传开后人们纷纷仿效,
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者猜谜,
以后相沿成习“观花灯、猜灯谜”
成为欢度元宵佳节的重要内容。

还有一个皇帝猜灯谜的故事:
清代的时侯有一年元宵节,
乾隆皇帝与大臣一块猜灯谜,
有一个大花灯上掛着一副
对联写成的灯谜:
黑不是, 白不是, 红黄更不是;
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
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有短品,
也是妙文。

大臣们看着花灯上的谜联,
思索良久鸦雀无声干着急。
乾隆帝也沒有得出所以然,
这时他身边侍者呈上纸文,
悄声说谜联是纪晓岚贴的。
乾隆看完纸文后恍然大悟!
也称赞这副谜联出得巧妙。
朋友你知道谜语的答案否?
要知道纪晓岚的谜底如何?
下次再叙,顺便猜几个小谜语。
花灯谜语虽是艺文小道,
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
经史辞赋,现代知识事物,
奥炒诙奇,能抒怀遣兴,
锻炼思维,享受古拙兴味,
体验元宵隹节的生活乐趣!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