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创新“五化”举措 破解老旧小区改造“五大难”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佘娟 马映)咸宁市积极创新“五化”举措,拓宽筹资渠道,健全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破解老旧小区改造“五大难”,促进了小区居住环境和治理水平双提升。
坚持一体化部署,破解“谁来组织”难
一是市级筹划。咸宁市主要领导多次研究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谋划并推广了“23456”工作法,即“两委建强夯基础”,“三轮”入户听民生,“四难”破解顺民意,“五关”把严保质量,“六措”并举管长远。
二是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因“区”施策,规范组建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小区“两委”组建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2033个小区中已组建党支部1847个,占比90.85 %;成立业委会1216个,占比59.81%。全市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小区,均实现了组建党支部、业委会及“交叉任职”三个全覆盖,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与社会治理相融合。同时,市级成立了“加梯办”,指导业主成立加装电梯自改委,引导有意愿的电梯公司拓展加装电梯代办业务,通过召开加装电梯联席会议,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加装电梯工作。
三是机制保障。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明确市、区、街道、社区职责,压实住建、规划、城管、公安、市场、环保、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构建起了行业监管、属地负责、街办组织、社区实施的“四方”联动工作体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市县一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人本化理念,破解“居民需求”难
一是将“民生需求”与“功能提升”区分开,防止“过度福利化”。坚持“社会小区为先,机关大院与单位附属小区为次;基础设施配套与公共服务提升为先,涉及建筑本体改造为次;集中连片、规模较大小区为先,规模较小、建筑单体数量3栋以下小区为次”,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优先解决影响居民基本生活的水、电、路、气及消防等居民急需问题。
二是将“内容菜单”与“居民点单”相结合,实现“一区一策”。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与居民所急所愁所盼相结合,除必改项目外,其他均由居民自己“点单”,改造方案因地制宜,更好地贴近居民需求和小区实际。
三是将“老旧改造”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实行统一规划。编制了《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专项规划》,引导各地按照“15分钟生活圈”,统筹片区建设,实行分年分批、拼图式推进。将老旧小区改造与文明城市创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等紧密结合,以规划设计为“龙头”,注重“里”“外”兼顾、“软”“硬”结合、“长”“短”并重,切实增强小区改造的实效性和群众的认可度。
坚持规范化实施,破解“如何操作”难
一是强化项目统筹。所有项目必须做好三项基础工作,编制“五定”工作方案。三项基础工作,即开展前期工作(包括“两委”组建、改造意见征询、违建拆除、资金筹集等),完成初步设计批复,拟定小区长效管理方案并确定项目负责人(必须是街办或社区工作人员)。“五定”工作方案,即定项目范围、定改造内容、定实施主体、定资金来源、定工期要求,报经市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
二是完善标准规范。编制了《咸宁市老旧小区改造技术规范》《市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指南》等,为小区改造提供了制度规范和操作指引。
三是简化审批流程。采用集中打包报建的方式,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能。创新实施模式,采用EPC总承包和政府平台公司代建等模式开展改造,提高实施效率。四是加强项目调度。推广赤壁模式,组建项目谋划、推进和管理工作专班,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推进,实行县级一周一调度,市级一月一督办、一季一通报。
坚持多元化筹资,破解“钱从哪来”难
一是政府投资。2019-2020年,咸宁市争取中央资金65799万元,市县两级财政列支奖补资金9000万元。在电梯加装项目中,市财政按每部10万元的标准实施以奖代补。
二是居民出资。全市老旧小区居民直接出资约300万元,间接出资约8500万元。通山县纸厂小区居民投工投劳近3万元。
三是社会筹资。引进中铁四局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市城投公司投资约2000万元,投入小区停车场、小游园等项目;市铁塔公司投入约1000万参与充电桩建设。通城电力公司投资356万元,实施电力管线迁改;嘉鱼县人民医院出资43万元,用于附属小区改造。截至目前,全市老旧小区关联单位和社会力量投入改造资金约1亿元。
坚持专业化运作,破解“长效管理”难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围绕“环境改善、机制建立、服务提升、居民满意”目标,坚持“面子”与“里子”、“硬件”与“软件”、“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自治、共治共享”红色物业“咸宁模式”。
一是区域优化全覆盖。市区两级统筹发力,深入调查,推进市城区社区小区区域优化设置工作,将3个街道重新划分为375个网格,新增网格153个,有效解决大型社区(网格)管辖面积过大、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是问题整治全覆盖。由市住建局牵头,联合市直相关部门组建执法工作专班,针对小区居民反映强烈的公服用房交付、违法建设、侵占公共设施、破坏公共绿地、占用消防通道、房屋质保维修等突出民生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厘清责任,综合运用行政、司法、舆论监督等手段,依法依规推动问题解决,达到了整治一批、震慑一批、清退一批的良好效果,为规范物业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以物业管理服务的标准化引领规范化,推行红色物业“12345”工作法:建强一个“核心”,即建强小区党支部);坚持 “双向”引领,以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为引领;突出“三治” 融合,即依托《业主公约》推动“自治”进小区,依托《民法典》推动“法治”进小区,依托红色文化推动“德治”进小区;创新“四大机制”,即共驻共建的联动机制、民主协商的调处机制、质价相符的监管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实现“五有”目标,即有阵地、有制度、有活动、有保障、有台账。通过实施优化、整治和提升工程,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红色物业”全覆盖示范小区。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