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94个乡镇全部通了柏油路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网站
今年年初,当第一辆公交车开进海东市乐都区蒲台乡山桃村时,年逾花甲的汉族老人李万顺高兴地说:“在这山沟沟里生活了一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公交车开到这儿,党对我们老百姓的政策实话好!”这条公交线路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大山深处群众的出行环境。
今年61岁的李志业是乐都区马厂乡甘沟滩村的村民。几年前,他去县城置办些年货都要花整整一天时间,每天班车只跑一趟,错过了就只能等第二天。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前往乐都县城的班车里的景象是:“马厂乡的人坐,芦花乡的人站,马营乡过去再别看,走路要走4小时。”那时候,村里的百姓们看病难,学生上学也难。甘沟滩村离乡上最近的初中有10公里,离小学3公里,孩子们天不亮就要出发去上学。看病时,乡镇卫生院只能看感冒等小毛病,严重一些的就要到县医院,有时候错过班车,病情就会耽搁。“现在好了,交通越来越方便了,这几年政府给乡里通了公交车,不仅缩短了进城的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办事效率。”
一辆辆便民车,一条条致富路,圆了偏远山区村民的幸福梦。出行不再是难题,从村子到乐都城区大约每半个小时就有一趟车,到城里再也不需要挤一天一两趟的班车,山区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出行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现在进城安家的人、每月赶集的人、外出和回家务工的人都越来越多了,大家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服务水平势在必行。”海东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城乡公交一体化对服务全域出行和适应当前绿色低碳出行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海东市交通部门大力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继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整合了乐都、平安两区客运站资源,优化了运营结构,加快了主城区道路旅客运输、站务服务一体化改革。
同时,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390万元用于农村客运补贴,其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充分利用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实现建制村通客车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双赢;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企业自筹75万元,确保通行条件较差区域通客车;化隆回族自治县筹资200万元重新组建公交企业,新开通7条公交线路;乐都区、平安区、互助土族自治县分别投入60万元、10万元、30万元,补贴农村客运,全市1587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截至11月底,全市完成客运量1048.72万人、客运周转量46724.53万人每公里。
随着城乡客运车流量尤其是重载车辆通行量的增多,一些投入使用时间较久的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错台、裂角等病害,给车辆通行带来安全隐患。今年以来,海东交通部门在完成全市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任务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窄路面拓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等项目,巩固提升交通扶贫成果,让百姓的出行路方便又安全。
前些年,位于平安区石灰窑乡黎明村至处处沟村的水泥道路,因为年久失修又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已经变成了一条危路,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大大阻碍了几个村子村民的出行,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去年,在乡政府的带领下,当地交通部门到现场考察,对失修路面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并决定在今年年初开始施工。
“真没想到柏油路能铺到家门口,这是我们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道路畅通了,我们的牛羊、蔬菜等能及时运输出去,增加了收入,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这条路改造完成后,窑庄村村民田养林说。
据介绍,11月底,黎明村至处处沟村公路沥青路面全线铺筑完毕,公路病害整治工程包括路基整治、路面排水设施、水泥砂砾稳定基层等在内的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该项目总投资达816万元,总长8.445公里,项目总受益人2259人。
班车开到家门口,出行不用再犯愁;条条大路通四方,群众致富加速度!今年,海东市将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稳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集中力量,重点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全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助力脱贫攻坚。全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350公里,完成投资3亿元;今年已下达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1项117.1公里,总投资5020万元;全年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3.71亿元;全市94个乡(镇)全部实现乡乡通油路,全市1587个建制村公路通畅率、村道硬化率、通客车率均达到10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