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温暖的民生答卷 ——武威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综述
来源: 武威日报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一座幸福美好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话及民生,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温润着百姓心田:今年上半年,武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全市涉及民生的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令人欣喜的数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温度”。
今年以来,武威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发展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之以恒加大民生投入,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最重要的议事日程,持续在就业、社会事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方面发力,书写了催人奋进、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就业,涉及千家万户。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
“我是在武威人力资源市场微信公众号上看到的招聘会信息,上面有好几个岗位适合我。”今年3月份,天祝小伙王军在手机上通过网络平台,填写递交简历后,顺利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过去的几年里,他一直在河北、河南等地务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这次选择在家乡就业。
线上招聘,解决就业难题。“我们及时将现场招聘全部改为线上招聘,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交流互通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反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永庆说。
通过线上招聘,是武威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防疫情稳就业部署要求,狠抓政策落实,精准打好稳就业“组合拳”的一项有力举措。今年以来,武威市千方百计保稳定促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着力拓宽就业渠道,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2%;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输转城乡劳动力40.09万人,创劳务收入50.81亿元。
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休止符。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武威,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上学、医疗、养老、城乡环境卫生等实事抓起,从群体最盼望解决的实事做起,把群众的需求切实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武威第六中学迁建扩建项目,是武威市今年重大民生项目,已于今年8月下旬完成交付并投入运行。”凉州区教育局副局长徐兆胜告诉记者,项目的建成有效化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减小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压力,进一步优化我市城区教育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武威市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实施市直学校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应急防控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面貌和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完善妇女儿童、农村留守人员、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改革覆盖面不断扩大。
三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座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品牌和名片,能让群众广受益、得实惠。
“过去用的旱厕,脏臭不便,尤其到雨雪天更是麻烦。现在新建的厕所,既干净又方便。”古浪县黄羊川镇菜子口村村民安福才喜滋滋地说。
创城过程中,武威市始终把造福于民作为落脚点,深入推行“烟头革命”“厕所革命”“交通革命”,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城市功能完善行动、绿地倍增行动,有效改善了城乡卫生环境状况。小区环境变美了,街道路灯亮起来了,出行环境越来越舒心了,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城市面貌的改变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位于武威天马湖畔荣华桥附近的一座公共卫生间,精心设计的仿古建筑同湖畔的绿树鲜花融为一体。凉州城区雷海路有一座公共卫生间,外面配套修建的长廊每天下午都聚集了许多中老年人在此唱戏、下棋……俨然成为一处小广场。“现在的公厕又干净又漂亮,且数量多,真是方便多了。”市民们纷纷称赞。
今年以来,武威市扎实开展“三整治” “三提升”行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现在坐公交车可方便了,通过电子智能屏就能看到班线内公交车站点及到站时间,还可以用手机刷码支付,真的很便捷。”市民王瑞说。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