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思想和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一个段落专门论述人才问题,报告通篇多次、反复地强调人才工作,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这些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精彩的“人才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才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我们党求贤若渴、广聚英才的深邃眼光和博大胸怀,为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更宽广的视野认识人才的重要价值。党的十九大站在全局高度、时代高度和世界高度,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这样一个制高点上审视人才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才问题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问题。报告把人才问题放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大环境、大背景中,强调指出,人才既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也是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资源。人才的价值不仅在国内的建设中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出来,而且在全球化的进程和竞争中也日益突出地显示出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强调人才是“战略资源”,这是从国家发展和全球竞争战略全局作出的重要判断。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首先要拓展视野,从全局高度认识人才的价值,牢固树立人才是“战略资源”的思想和理念,把人才问题放在战略位置上更好地加以解决。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九大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进一步强调党管人才原则,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工作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人口多,人才的数量也不少,是人才大国,但还不是人才强国。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着重突出了“加快”二字,这表明,新时代不仅要继续建设人才强国,而且要加快建设的步伐,以适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党的十九大把2020年后的发展分成两个阶段来安排,将到2050年的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定位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同时,分别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各方面的目标,一共有12个强国。人才强国是其中之一,也是建设其他一系列强国的必要条件。所以,十九大报告要求“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实行“三个更加”的人才政策,落实“五有”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连续三个“更加”,突出了态度要更“积极”,范围要更“开放”,措施要更“有效”。这是对人才政策的新要求。实施人才政策,必须从这三个方向努力。在对待人才的基本态度和措施上,报告提出“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五个要求。五个“才”,集纳了古今中外对待人才的经验教训,也是对现实人才政策的重要要求。要有识才的慧眼。人才处处都有,必须有慧眼而识之。慧眼是由战略眼光、政策水平、宽广胸怀和专业水平共同造就的。没有慧眼,就不可能发现人才,甚至会埋没人才。要有爱才的诚意。对人才,必须尊重和爱惜,而不能鄙视、嫉妒、排斥和压制。不能嘴上说爱才,实际却不把人才当回事。要以诚待之,而不能虚情假意。要有用才的胆识。人才往往不同于常人。虽有才,但可能职位较低、资格不老,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能比较“清高”,不善或不屑于与他人打交道。对这种人敢不敢使用?往往会有一些不同意见。如果没有胆识,求全责备,完全用所谓的常规看人选人,那很多人才就无法生长,更难脱颖而出。要有容才的雅量。领导者有没有雅量,是人才能否施展才华的重要条件。领导干部不能心胸狭窄,容不下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用武大郎开店的心理管理人才。要有聚才的良方。这个良方,既是方法、办法,最根本的,还是制度、体制。伯乐相马,相传千年、脍炙人口,依然值得肯定。当今时代,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公平地施展才华来得到社会认可。要努力形成一种让所有人各施其才、各尽其才的环境和机制,让各类人才竞相出现。
强化政策引导,推动人才向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人才生长和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才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态势。但对人才,不仅东部地区需要,中部、西部地区同样需要。因此,人才的区域分布、行业分布都应该比较均衡。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往往缺少人才,因而也更需要人才。没有人才,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条件差,留不住人才;缺少人才,条件就更差。我们要从大局着眼,从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发展和基层一线的工作着眼,通过政策鼓励、市场引导等手段,引导人才向这些区域流动。需要人才的地区,也应该努力改进环境、条件和政策,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近年来,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很多政策和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还是有少数地方,想尽办法吸引人才,一旦人才去了,却不会用、用不好。还有的地方因为缺少人才施展的条件,很难留住人才。解决这些地区人才荒的问题,必须多方面努力,继续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政策上下更多功夫。
形成“四个人人”局面,让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党的十九大提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四个人人”,涵盖了对人才机制和环境的基本要求。人人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人人都努力去成为人才,不分资历人人皆可成才,而且人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一个社会和国家,如果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大量人才自然会不断涌现,人才的作用就会充分发挥。在这样的环境和机制中,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就会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就会充分涌流。只有形成了这样一种制度、机制、环境、局面,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才强国,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强国。(李忠杰,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