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聚焦生态发展助力提升民生福祉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0-06-08 17:29
来源: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

近年来,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时提出“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的要求,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着力加强长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依托政策优势快速提升居民收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生态保护显成效。修订完善生态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唐古拉山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强化“一纵一横一点”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对接融合,编制完成唐古拉山镇总体规划(2019—2035年)和长江源村村庄规划(2019—2030年)以及唐古拉山镇长江源生态第一镇(特色小镇)。扎实推进河湖长制管理。对辖区内河湖进行登记,完善河湖长制藏汉双语版公示牌,认真开展河流巡护工作。2019年,镇级河长巡河50人次,村级河长巡河35人次,民间河长巡河600余人次,开展清河湖行动12次,微视频荣获全国首届“守护美丽河湖”微视频公益大赛三等奖,2名同志分别荣获全省优秀河湖长和优秀民间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全面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在109国道沿线设立8个垃圾收集站、安装140个环保垃圾回收桶、建立6个旅游服务驿站。国土、环保等部门经常深入乌丽、开心岭等地,就辖区环境卫生、滥采滥挖破坏草原生态等情况进行督查,不断加大长江源头生态管护力度;林业部门以生态治理和修复为重点,加大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聘任牧民草原生态保护管护员597人,湿地管护员101人。全面落实生态奖补政策。2011—2019年向牧户发放禁牧、草畜平衡及生产资料补贴等资金2.45亿元,禁牧草原501.1万亩、草畜平衡1288.02万亩,草原生态环境得以恢复,生态功能逐步加强,产草能力提高5%左右。
 
二、民生福祉有提升。加强政策支持。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实施中央财政补助范围行政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格日罗村和长江源村沱沱河大型停车场服务用房项目、玛尼石雕刻、民间手工艺品和藏式工艺品展示等项目。2019年底,唐古拉山镇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5万元以上,比2016年的3万元翻了5倍,“空壳村”清零任务完成率达100%。长江源村畜棚、藏毯厂、饲草料基地和汽车站四个租赁资金每年给128户村民分红362元;沱沱河9间门面房租金收入平均分给7个村每年3.6万元;长江源宾馆租金平均分给7个村,每村每年8571元。每年对草原、湿地生态保护管护员发放管护补贴2.16万元;对生态搬迁户16岁以下55岁以上困难牧户每年每人补贴5600元;对生态搬迁户每年每户补贴3000元的燃料费。2019年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27122元,较2016年的20943元年均增长9%,较搬迁时翻了十几倍。唐古拉山镇无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江源村、格日罗村、要盖村三个贫困村全面摘帽,提前达到小康水平。推进项目建设。以畜牧业为支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推进民族风情园、西王母瑶池景区道路、长江源星空拍摄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生态保护、观光体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圈。高标准、全方位开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配套建设,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2.6亿元实施54个建设项目。2019年投入1.04亿元,开工建设长江源村道路改造项目、藏家民俗文化传承基地建设项目、沱沱河停车场服务用房建设等项目。唐古拉山镇沱沱河地区镇区过境路道路整治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注重民生改善。建成唐古拉山镇“藏医馆”,实现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养老保险参保率100%。投入314万元新建长江源幼儿园,改变长江源村无幼儿园历史;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100%。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对45岁以下牧民群众开展农牧业新技术、畜牧产品加工等内容的创业培训,先后培训牧民群众402人次。建设农贸市场、文化长廊建设项目,敬老院,改造长江源村天然气管网、给水管网、路灯亮化等,通过实施一系列惠民项目,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加强村级治理,创新推行“三联两巡”和“三网三所”维稳长效机制,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