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都兰县实施“四大行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台阶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0-05-08 09:12
来源: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近年来,海西州都兰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保护优先、建设与治理并重,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绿色矿山建设”四大行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台阶。
 
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全力守护“蓝天白云”。一是开展秸秆、垃圾焚烧综合管控。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将秸秆作为有机肥原料和牛羊饲料,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目前达90%。充分利用“村级大喇叭”、宣传栏、微信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的危害性,筑牢群众禁烧秸秆、垃圾的法律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参与环保的自觉性。二是开展“散乱污”综合整治。开展砂场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河道非法采砂行为。自综合整治活动以来,开展专项整治13次,累计出动人员86人次,机械作业165小时,花费4.6万元,平整沙坑240余处。三是开展淘汰燃煤锅炉整治。将10蒸吨以下承压燃煤锅炉全部纳入锅炉淘汰名单中,开展锅炉拆除或改造,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四是开展扬尘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施工“六个百分百”防扬尘措施,实现道路清扫向机械化湿式作业发展;加大力度落实矿山企业原料产品场防尘措施,矿石破碎输送环节全部采取封闭传送,有效减少扬尘污染。
 
二、实施水污染防治,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一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县设立县级河长10名、乡镇级河长8名、村级河长61名,严格执行“县级河长每季度不少于1次、乡镇级河长每月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周不少于1次”的巡河任务,对问题较多的河流加密巡查频次,维护河道干净整洁。自落实“河长制”以来,县、乡、村三级河长共计巡河2225次。二是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整治。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对饮用水源地水质环境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河道水库保洁责任体系,明确各区域河道水库保洁任务目标,确保全县城镇段河道、重要饮用水源地水库专人定时清理;各河道、水库、电站和拦河坝保洁工作逐步形成机制;加强河道水库垃圾清理打捞,实现水岸无垃圾堆、水面无漂浮废弃物,确保河容库貌加快好转。三是开展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专项治理。全面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规划,严格执行养殖场排放不达标“黑名单”制度,对所有新建畜禽养殖企业始终坚持“先验收、后投产”,切实从源头有效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源。
 
三、加强防治结合,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一是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对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兰分区内设置的4宗探矿权环境治理进行清查。目前,已全部退出矿权,并完成生态恢复治理验收。二是开展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全面实施危险废物网上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对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各环节的全程监管,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对危险废物重点监控企业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危废转移可查询、可追踪。目前,完成危废备案38家。三是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全县9家涉重金属重点企业已完成疑似污染地块上报及系统录入。四是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开展残膜回收工作,截至目前,共回收残膜1.8万公斤,回收率达89%。建立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管控机制,加大对农药化肥的管控力度,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大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四、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绿色矿山”。一是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发展绿色矿业,合理开发并高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开发活动对周边地区环境影响和破坏,推进探采矿坑回填,矿区废弃土地植被恢复,切实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草场耕地,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协调。2017至2019年成功创建绿色矿山17家。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和相关学院开展交流合作,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综合利用等环节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切实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其中,都兰县金辉矿业坚持“生产支撑科研,科研促进生产”的理念,积极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和学院开展交流合作,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综合利用等环节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截至目前,已获得创新项目188项,创造经济效益7000余万元。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