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路长制”破题 泰州城管局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
近日江苏省内印发相关文件,对2020年全省河长制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河长制推行三年,为江苏河湖管理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那么能否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对其进行借鉴和创新呢?2020年1月中旬,泰州市城管局推行“路长制”,以海陵区城南街道作为主要试点,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路长制”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试行3个月以来,“路长制”的优势初步显现——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真正打通了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第一篇探索篇
“有效整合街道社区干部、城市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处置人员等多方力量,让基层力量更强,让基础工作更牢,力争实现1+1+1>3的目标。”——孙桂银
泰州“路长制”是如何诞生的?
“路长制”是指在街道辖区内,以路段为管理单元,顺应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推进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落实为抓手,构建的城市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新机制。用泰州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桂银的话说,就是要让“每条道路一起管,每个问题早发现,发现问题快处置,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人居环境和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所谓路长制,就好比把某条路当成一个房子,房子里的大小事务都需要一个管家来管理,而路长就是这个管家。”他说。
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仅数字化城管监督员日常在路上需要采集的事件问题就有6大类104项、部件问题7大类109项,涉及各区、镇街、多个职能部门及辖区单位、商户业主等,通过“路长制”,建立“路长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联动机制,推动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迅速采集、及时交办、高效处置。
“路长们”都忙些啥?
为了破解基层人手不足、解决问题力量不强的困局,泰州城管局在每条道路都设立“三长”(总路长、一级路长、二级路长),通过“三查”(督查、检查、巡查),将路段问题全部纳入“三处”(自行处置、派单处置、执法处置)闭环流程。
其中,总路长由所属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共同担任,负责研究解决热难点问题,每月1次现场督查,并对下级路长的工作实施监督指导。
一级路长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城管工作人员担任。每周1次路段检查,其中街道一级路长重在协调联络,梳理突出问题,推动难题解决,城管一级路长重在违法行为的劝导管理和执法查处。
二级路长则由社区干部和数字化监督员担任。其中社区二级路长牵头负责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宣传、责任书签订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劝阻;数字化监督员二级路长全天候上路巡查,对微小问题及时劝导处置,对其他问题采集后,自行快速处置或派遣给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处置。
“通过这样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了街道社区干部、城市管理人员、数字化监督员等多方力量,让基层力量更强,让基础工作更牢,力争达到1+1+1>3的效果。这就是具有共建共治共享特色的‘三长三查三处’机制。”孙局长总结。
第二篇实践篇
“构建‘党建+’路长制的工作机制,将党组织党员的引领融汇进来。”——孙桂银
城南街道11条道路责任挂包
1月14日,泰州市政府召开泰州市城市管理“路长制”试点工作部署会,随后即在海陵区城南街道开展城市管理“路长制”试点工作,对辖区内11条主次干道实行责任挂包,统一纳入三级路长巡查监管体系。
先期试点区域为城南街道辖区内的11条主次干道,具体为:青年路、海陵路、鼓楼路、引凤路、东风路、春晖路、济川路、永泰路、梅兰路、永晖路和凤凰路。每条道路都配备了多名二级路长,负责每日对责任路段立体综合精细巡查,对各类违章行为进行劝阻,解决力所能及的市容环境卫生问题。对属于相关职能部门的问题,交由数字化城管监督员采集交办职能部门处置。在每条道路上,都在明显位置公示责任路长的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路长们”的“生意经”
陈海林是梅兰路的二级路长,作为社区干部,和辖区商家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督促商家自觉履行城市管理责任,是他的重要工作内容。
“保持市容整洁,无店外占道经营,无流动摊点;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保持立面整洁……”责任书中,详细罗列了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人应当履行的责任,也告知了相关法律责任。签订了责任书,沿街商铺就要自觉承担主体责任,各自管好店门口的市容环境卫生,从而覆盖到每一条街道,切实提升整个城市的市容环境。
于征是数字化城管监督员二级路长,负责永晖路段(东风路至青年路),每天的巡查内容非常多,包括路面垃圾、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市政设施破损等等。
“能处理的问题我会直接处理掉,不能当场处理的就拍下来上传到数字化城管平台。”于征说,比如路上发现垃圾、宠物粪便,他会拿清洁工具直接清理干净;属于城管部门自行处置范围的,他会上报系统平台,开展自行快速处置;也有一些需要协调其他部门专业处置的,比如路灯损坏、违章停车等,需要将照片和相关问题描述上传到“数字化城管”平台,由平台来分派至相关责任部门解决。做到应采尽采,及时上报、核查,实现全覆盖。
据统计,海陵区城南街道试点“路长制”以来,城管一级路长与数字化城管二级路长配合,对商户(单位)在市容环卫责任区范围内的问题逐个整合成清单,逐一上门现场进行指导,督促其自行整改。一季度,累计上门宣传引导600余户,共采集各类问题信息6176条,专业部门已处置4429条,商户自行整改完成的有812条,数字化城管监督员处置879条,正在处置中56条。
“党建联盟”、“书记项目”引导党员“路长”攻坚
孙局长强调,推行“党建+路长制”,是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协调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党建联盟,结合“书记项目”等党建机制,以组织资源的深度整合,把属地社区、单位、商户等发动起来,调动他们广泛参与“路长制”工作。
李军丽是城南街道的党员干部,也是济川路的一级路长。这条路商场超市多、车辆多,市容环境复杂,容易引发的城市管理矛盾相对多。
在“路长制”的工作经验探讨中,她更多地提到了“党建+”机制。
自2018年,泰州市启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来,通过有力实施一个个“书记项目”,撬动了全市基层党建质量的整体跃升。2020年,城南街道发挥“路长制”工作优势,将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确定为“联动联建治理小区停车难”。
城南街道地处海陵商贸发达区,辖15个社区,30个住宅小区。经统计,约有家用汽车3.13万辆,小区内现有标准车位1.86万个,缺口约1.27万个,停车位供给与停车需求配比严重失衡。
为解决城南街道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4月10日上午,城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总路长丁永圣等一行人,马不停蹄地奔赴于城南街道商铺门前、道路周边、超市停车场等地,先后实地走访、现场对接莲花社区、新胜社区、鑫龙社区、美好社区等4个试点社区,落实“一区一策”,将文明停车规范化管理、绿改停、错时共享、上争停车优惠政策等措施确定为解决路径,共同推进解决停车难。
据统计,目前已整合单位、商圈资源10家以上,实施“错时共享”,提供错时共享车位约200个以上,建立了错时共享停车规范、停车公约等制度,成为“联动联建治理小区停车难”的典型项目。
此外,海陵区温泰苏北东部市场群、医药高新区名流百饰得南部市场专项整治中,泰州城管局通过“党建联盟”发动属地市场管理部门共同推进,彻底改变了泰州东大门、南大门的形象,成为全市“城建惠民”整治的样板。
在“路长制”推行过程中,还积极调动社会力量主动参与管理,形成“志愿者联盟”,成立了市容管理、垃圾分类、环境卫生、城管执法、有序停车、绿色出行、数字城管、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9支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1次集中志愿服务行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依托执法岗亭、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等“城市港湾”载体,把服务送到路上,送到群众身边。
第三篇成效篇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就是要让每条道路有人管,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处理。”——孙桂银
“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群众满意”
孙局长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情况下,第一,统筹各方资源,来共同进行城市管理;第二,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高效行政,让基层人员减负,同时把城市管理做好;第三,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城市的变化,得到真正实惠。可以说,‘路长制’初步达到了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效果。”
将影响群众出行安全、需要应急处置的缺损井盖和倾斜、倒伏的各类杆线等,影响城市容貌的建筑立面、户外广告等零星、分散、滞后的问题纳入“微修复”范围,由城管部门派遣专业维修队伍实行“系统修复”,快速处置,分类确定各类问题的响应和处置时限标准。
对专业性强、安全要求高、反弹回潮多、涉法涉诉等问题,由职能部门进行“派遣修复”,按照职责分工,通过数字化城管平台派遣至4个区级政府(管委会)和23个市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发挥数字化城管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派遣单位处置到位,实实在在减轻了基层负担。
目前,泰州市城管局已在市区梅兰路、鼓楼路、海陵路等6条路段实行“系统修复”,梅兰路、鼓楼路已完成修复,处置时间大幅缩短,真正实现了快速、同质、安全。
“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能放下灵魂”
作为一级路长的李军丽,在工作中有切身的感受。
工作更实在了。“以前是发现一个问题就会拨打12345,发现一次和街道联系一次。现在每个路段有专人负责,街道工作更下沉,现在全天候有巡查机制,收集了很多问题,变得更主动了。”
问题解决更快了。有了问题街道社区先解决,不能解决的根据派单机制,派到相关职能部门处置,总有负责的部门解决,不再像之前“辗转几个部门”,都难以处置到位,充分彰显了“路长吹哨,部门报到”的制度优势。
老百姓获得感更强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让老百姓满意,现在市容市貌改善了,城市品质提高了,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网上说‘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但是城市品质提高后,‘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可以放得下灵魂’,本地人才更安心地留在家乡,外面的人才不断吸引回来。”
陈海林、于征等二级路长给出了相同的体会,除了百姓满意度更高外,他们自身也获益良多,责任明确了,流程厘清了,工作负担轻了,干起来更有底气了,基层的工作人员自豪感愈发强了!
从今年年初开始试行,短短数月,“路长制”已经初见成效,形成了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局面。下一步,“路长制”将如何推进?孙局长强调:“我们为民办实事、为基层减负的初衷不能变,在此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在5月份向全市区推广‘路长制’。我们多出一份力,城市就多一份美,大家都出力,城市更美丽,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力争找到一条符合泰州城市基层治理特点的路径。”
“党建+路长制”破题 泰州城管局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
近日江苏省内印发相关文件,对2020年全省河长制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河长制推行三年,为江苏河湖管理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那么能否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对其进行借鉴和创新呢?2020年1月中旬,泰州市城管局推行“路长制”,以海陵区城南街道作为主要试点,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路长制”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试行3个月以来,“路长制”的优势初步显现——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真正打通了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第一篇探索篇
“有效整合街道社区干部、城市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处置人员等多方力量,让基层力量更强,让基础工作更牢,力争实现1+1+1>3的目标。”——孙桂银
泰州“路长制”是如何诞生的?
“路长制”是指在街道辖区内,以路段为管理单元,顺应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推进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落实为抓手,构建的城市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新机制。用泰州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桂银的话说,就是要让“每条道路一起管,每个问题早发现,发现问题快处置,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人居环境和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所谓路长制,就好比把某条路当成一个房子,房子里的大小事务都需要一个管家来管理,而路长就是这个管家。”他说。
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仅数字化城管监督员日常在路上需要采集的事件问题就有6大类104项、部件问题7大类109项,涉及各区、镇街、多个职能部门及辖区单位、商户业主等,通过“路长制”,建立“路长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联动机制,推动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迅速采集、及时交办、高效处置。
“路长们”都忙些啥?
为了破解基层人手不足、解决问题力量不强的困局,泰州城管局在每条道路都设立“三长”(总路长、一级路长、二级路长),通过“三查”(督查、检查、巡查),将路段问题全部纳入“三处”(自行处置、派单处置、执法处置)闭环流程。
其中,总路长由所属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共同担任,负责研究解决热难点问题,每月1次现场督查,并对下级路长的工作实施监督指导。
一级路长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城管工作人员担任。每周1次路段检查,其中街道一级路长重在协调联络,梳理突出问题,推动难题解决,城管一级路长重在违法行为的劝导管理和执法查处。
二级路长则由社区干部和数字化监督员担任。其中社区二级路长牵头负责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宣传、责任书签订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劝阻;数字化监督员二级路长全天候上路巡查,对微小问题及时劝导处置,对其他问题采集后,自行快速处置或派遣给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处置。
“通过这样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了街道社区干部、城市管理人员、数字化监督员等多方力量,让基层力量更强,让基础工作更牢,力争达到1+1+1>3的效果。这就是具有共建共治共享特色的‘三长三查三处’机制。”孙局长总结。
第二篇实践篇
“构建‘党建+’路长制的工作机制,将党组织党员的引领融汇进来。”——孙桂银
城南街道11条道路责任挂包
1月14日,泰州市政府召开泰州市城市管理“路长制”试点工作部署会,随后即在海陵区城南街道开展城市管理“路长制”试点工作,对辖区内11条主次干道实行责任挂包,统一纳入三级路长巡查监管体系。
先期试点区域为城南街道辖区内的11条主次干道,具体为:青年路、海陵路、鼓楼路、引凤路、东风路、春晖路、济川路、永泰路、梅兰路、永晖路和凤凰路。每条道路都配备了多名二级路长,负责每日对责任路段立体综合精细巡查,对各类违章行为进行劝阻,解决力所能及的市容环境卫生问题。对属于相关职能部门的问题,交由数字化城管监督员采集交办职能部门处置。在每条道路上,都在明显位置公示责任路长的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路长们”的“生意经”
陈海林是梅兰路的二级路长,作为社区干部,和辖区商家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督促商家自觉履行城市管理责任,是他的重要工作内容。
“保持市容整洁,无店外占道经营,无流动摊点;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保持立面整洁……”责任书中,详细罗列了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人应当履行的责任,也告知了相关法律责任。签订了责任书,沿街商铺就要自觉承担主体责任,各自管好店门口的市容环境卫生,从而覆盖到每一条街道,切实提升整个城市的市容环境。
于征是数字化城管监督员二级路长,负责永晖路段(东风路至青年路),每天的巡查内容非常多,包括路面垃圾、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市政设施破损等等。
“能处理的问题我会直接处理掉,不能当场处理的就拍下来上传到数字化城管平台。”于征说,比如路上发现垃圾、宠物粪便,他会拿清洁工具直接清理干净;属于城管部门自行处置范围的,他会上报系统平台,开展自行快速处置;也有一些需要协调其他部门专业处置的,比如路灯损坏、违章停车等,需要将照片和相关问题描述上传到“数字化城管”平台,由平台来分派至相关责任部门解决。做到应采尽采,及时上报、核查,实现全覆盖。
据统计,海陵区城南街道试点“路长制”以来,城管一级路长与数字化城管二级路长配合,对商户(单位)在市容环卫责任区范围内的问题逐个整合成清单,逐一上门现场进行指导,督促其自行整改。一季度,累计上门宣传引导600余户,共采集各类问题信息6176条,专业部门已处置4429条,商户自行整改完成的有812条,数字化城管监督员处置879条,正在处置中56条。
“党建联盟”、“书记项目”引导党员“路长”攻坚
孙局长强调,推行“党建+路长制”,是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协调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党建联盟,结合“书记项目”等党建机制,以组织资源的深度整合,把属地社区、单位、商户等发动起来,调动他们广泛参与“路长制”工作。
李军丽是城南街道的党员干部,也是济川路的一级路长。这条路商场超市多、车辆多,市容环境复杂,容易引发的城市管理矛盾相对多。
在“路长制”的工作经验探讨中,她更多地提到了“党建+”机制。
自2018年,泰州市启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来,通过有力实施一个个“书记项目”,撬动了全市基层党建质量的整体跃升。2020年,城南街道发挥“路长制”工作优势,将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确定为“联动联建治理小区停车难”。
城南街道地处海陵商贸发达区,辖15个社区,30个住宅小区。经统计,约有家用汽车3.13万辆,小区内现有标准车位1.86万个,缺口约1.27万个,停车位供给与停车需求配比严重失衡。
为解决城南街道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4月10日上午,城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总路长丁永圣等一行人,马不停蹄地奔赴于城南街道商铺门前、道路周边、超市停车场等地,先后实地走访、现场对接莲花社区、新胜社区、鑫龙社区、美好社区等4个试点社区,落实“一区一策”,将文明停车规范化管理、绿改停、错时共享、上争停车优惠政策等措施确定为解决路径,共同推进解决停车难。
据统计,目前已整合单位、商圈资源10家以上,实施“错时共享”,提供错时共享车位约200个以上,建立了错时共享停车规范、停车公约等制度,成为“联动联建治理小区停车难”的典型项目。
此外,海陵区温泰苏北东部市场群、医药高新区名流百饰得南部市场专项整治中,泰州城管局通过“党建联盟”发动属地市场管理部门共同推进,彻底改变了泰州东大门、南大门的形象,成为全市“城建惠民”整治的样板。
在“路长制”推行过程中,还积极调动社会力量主动参与管理,形成“志愿者联盟”,成立了市容管理、垃圾分类、环境卫生、城管执法、有序停车、绿色出行、数字城管、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9支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1次集中志愿服务行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依托执法岗亭、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等“城市港湾”载体,把服务送到路上,送到群众身边。
第三篇成效篇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就是要让每条道路有人管,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处理。”——孙桂银
“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群众满意”
孙局长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情况下,第一,统筹各方资源,来共同进行城市管理;第二,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高效行政,让基层人员减负,同时把城市管理做好;第三,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城市的变化,得到真正实惠。可以说,‘路长制’初步达到了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效果。”
将影响群众出行安全、需要应急处置的缺损井盖和倾斜、倒伏的各类杆线等,影响城市容貌的建筑立面、户外广告等零星、分散、滞后的问题纳入“微修复”范围,由城管部门派遣专业维修队伍实行“系统修复”,快速处置,分类确定各类问题的响应和处置时限标准。
对专业性强、安全要求高、反弹回潮多、涉法涉诉等问题,由职能部门进行“派遣修复”,按照职责分工,通过数字化城管平台派遣至4个区级政府(管委会)和23个市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发挥数字化城管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派遣单位处置到位,实实在在减轻了基层负担。
目前,泰州市城管局已在市区梅兰路、鼓楼路、海陵路等6条路段实行“系统修复”,梅兰路、鼓楼路已完成修复,处置时间大幅缩短,真正实现了快速、同质、安全。
“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能放下灵魂”
作为一级路长的李军丽,在工作中有切身的感受。
工作更实在了。“以前是发现一个问题就会拨打12345,发现一次和街道联系一次。现在每个路段有专人负责,街道工作更下沉,现在全天候有巡查机制,收集了很多问题,变得更主动了。”
问题解决更快了。有了问题街道社区先解决,不能解决的根据派单机制,派到相关职能部门处置,总有负责的部门解决,不再像之前“辗转几个部门”,都难以处置到位,充分彰显了“路长吹哨,部门报到”的制度优势。
老百姓获得感更强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让老百姓满意,现在市容市貌改善了,城市品质提高了,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网上说‘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但是城市品质提高后,‘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可以放得下灵魂’,本地人才更安心地留在家乡,外面的人才不断吸引回来。”
陈海林、于征等二级路长给出了相同的体会,除了百姓满意度更高外,他们自身也获益良多,责任明确了,流程厘清了,工作负担轻了,干起来更有底气了,基层的工作人员自豪感愈发强了!
从今年年初开始试行,短短数月,“路长制”已经初见成效,形成了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局面。下一步,“路长制”将如何推进?孙局长强调:“我们为民办实事、为基层减负的初衷不能变,在此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在5月份向全市区推广‘路长制’。我们多出一份力,城市就多一份美,大家都出力,城市更美丽,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力争找到一条符合泰州城市基层治理特点的路径。”
.
.
.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