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随想
(作者:朱德祥)走出校门,就进入了建筑企业,一干就是四十年了。虽说从事的是与建筑技术不相干的财会工作,可也还是关注我们建筑方面的文献。
受我的影响女儿大学毕业也加入到我们建筑行业,如今也是在这行业干了十来年。
2003年,在当时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长江日报路的图书大世界里的新华书店批销中心店,看到一本梁思成先生著的《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很是喜欢,马上购买了一本。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
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1942年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并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也实现了梁先生从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中国建筑,在几千年的发展里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风格特征。这种体系和风格体现在:完整的木构架系统、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装饰色彩与结构的紧密结合、丰富多彩的地方风格、独特的园林艺术等,该书共有197张插图。
古代工程闻名于世界的万里长城,古都长安,有九市,百六十里,八街,九陌……我国自上古以来,营国筑室。首重都城计划,连坛庙、陵墓、佛塔、牌坊等者无不显示中华民族的智慧。
2013年雪花杯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时,一幅黄鹤楼的照片竟获奖,引来无数的争议。黄鹤楼其实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行重建,1985年夏重新开放的一座现代仿古建筑物,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古建筑。
这么多年来,武汉的古建筑也拆的很多,如武汉展览馆建成时原名武汉中苏友好宫,是中国的四大中苏友好宫之一,由苏联援助建设,为1956年5月5日至7月5日在武汉举办的“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而兴建。中苏关系恶化之后改名武汉展览馆。全馆占地10万多平方米。建馆30多年中,在这里举办过的中外各类展览共500多次,90年代初,每年承办的展览达40多次。然而建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另3座同样风格的展馆,至今保存良好。
循礼门车站停用后,只剩一栋孤零零的站房、一排残败的天棚、一段没有车来车往的站台,孤独地伫立在江汉路与京汉大道十字路口附近,与人流如织、霓虹闪烁的江汉路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大智门车站只剩下了候车厅大楼、没有站台,因此循礼门车站存留的这段老站台,是武汉最老的火车站台,也是中国最老的站台之一。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