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清洁环保:武威凉州区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发展
来源:武威日报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冬日的中午,记者来到武威七中食堂操作间,厨师们正在忙碌着为师生准备午饭。只听“啪”的一声开关响,一团蓝色的火焰便在灶台里“呼呼”燃起。“现在食堂都是用沼气做饭,火力大、省时省力、干净卫生。”一提起沼气利用,校总务处副主任马永珍便道出了一连串的好处。
近年来,凉州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节能减排作为农村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农村清洁能源综合示范等,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沿着一条笔直的乡间柏油路,记者一行来到全省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种类和全市累计处理有机废弃物最多的沼气生产站点——凉州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黄羊站。走进厂区,只见6座厌氧发酵罐矗立在厂区中央,几名工作人员正不停地向进料系统内添加有机废弃物,伴随着“隆隆”的声音,有机废弃物被输往厌氧发酵罐,经发酵程序,生产出的清洁能源——沼气正源源不断向周边用户输送。
“我们主要使用畜禽粪污、尾菜、餐厨垃圾、食品生产废水等,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供给居民生产生活,目前已持续运营1500多天,日均供气量5000立方米,稳定向1200多户居民、50多家商业用户、5家工业用户、2所学校供应沼气。”沼气站负责人王磊说。
发展农村新能源不但能减少农村面源污染,而且能促进循环农业发展。走进高坝镇蜻蜓村八组村民马生玉的日光温室,棚内蔬菜长势喜人,让人啧啧赞叹。马生玉喜滋滋地说:“大家都说我的蔬菜种得好,问我有什么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不用化肥、农药,使用沼气池里的沼肥,绿色环保,产量还高。”
高坝镇副镇长侯海告诉记者,蜻蜓社区沼气站为社区居民提供户用沼气,沼渣、沼液还可以作为生产有机肥料的原料,供给周边农业种植,形成了“畜禽养殖——尾菜处理——沼气生产——清洁用能——有机肥加工”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产业链,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木屑、锯末、枯树枝叶等废弃物以前都是一烧了之,对环境污染很大。如今,在双城镇小果园村的一家生物质能源站,这些农村废弃物被当成生产原料进入车间,在不含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的情况下,通过压缩致密成型,制成生物质成型燃料,既解决了农业生产剩余物处置之忧,又实现了“变废为宝”。
“这种燃料具有燃烧特性好、粉尘少、化学污染排放低、热效率高等优势,被市区环保部门推荐使用。谁能想到,既环保又耐烧的生物燃料,居然都是用农村弃之不用的废弃物生产出来的。”生物质能源站负责人王虎山告诉记者,现在能源站年加工生物质燃料2万吨,销售收入达1000多万元。
目前,凉州区累计供应农村户用沼气1.8万户,建成联户沼气工程9处、大型沼气集中供气站14个,实现集中供气7000多户,年处理畜禽粪污35万吨,产生沼肥40万吨,供应1300多座蔬菜大棚,“三沼”综合利用面积达3万亩。同时还在全区推广使用新型太阳灶、生物质取暖炉、太阳能路灯等新能源设备。
“农村沼气、沼肥、生物质燃料的综合利用,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推动了全区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为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典范。”凉州区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主任俞军说。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