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百路千村"为引领,"门前三包"为抓手,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12-27 09:11
(来源:漳州市城市管理局)

诏安,地处福建省南端,闽粤交界处,有“福建南大门”、“漳南第一关”之称,人口68万。近年来,诏安县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今年以来,诏安县城市管理局按照省、市、县人居环境整治的统一部署,结合城市管理工作经验,以“百路千村”“两违”综合治理环境提升行动为引领,把城区“门前三包”治理经验推广至农村,制定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治理方案,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树立标杆,带动“百路千村”引领示范

省道下宫线是连接诏安城乡一条交通要道,沿线违法搭盖铁皮棚问题一直是乡镇治理的重点,这些铁皮棚常年受咸湿海风的影响锈蚀严重,随时有掉落砸伤路人的风险。诏安县在“两违”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尝试把治违与道路沿线环境提升进行有机结合,在全市率先展开下宫线道路两侧“两违”综合整治,成为漳州市“百路千村”“两违”综合治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的发端。随着下宫线的整治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治违工作乘胜追击。诏安县在全县深入开展“百路千村”“两违”综合治理环境提升行动,申报道路39条,途经118个行政村(居),总里程218.126公里,申报项目在全市名列前茅,申报项目均由乡镇主官亲自挂帅,完成整治道路、村居数量、验收数量皆居全市首位。

在涉及群众密切利益上,坚持从群众出发,通过前期大量的宣传和反复的思想工作,总结出了一条“群众自拆+政府帮拆”的方法,营造和谐的拆违氛围。2019年5月,诏安县深桥镇城亭路沿线违建户自发租用大型吊机、雇佣铁件工人积极主动自行拆违,为“百路千村”“两违”综合治理让路,吹响“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号角,自拆铁皮棚355宗9755.3平方米,违规广告牌46宗752平方米。目前,诏安县已完成“四拆”7854宗,面积416152平方米,“四整”3914处,垃圾4254车。

处置现场

 

挖潜提质,探索“门前三包”长效管理

诏安县梅岭镇南门村倚靠“望洋台”,为诏安二十四景之一,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南门村可以说是梅岭镇的“门面”,更是诏安县的“门面”,但是曾经的南门村,道路违占、杂物堆积、违规搭盖等种种乱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漳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若干规定》出台后,诏安县城管局结合在县城区大力推行“门前三包”的工作实际,将“门前三包”管理经验推广到南门村。诏安县城管局梅岭中队和南门村通过多次联合巡查行动,集中整治村道上道路违占、杂物堆积、违规搭盖等种种乱象,即查即治,力保南门村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目前,全村拆除违规户外广告56个、面积470平方米,清运垃圾800车。办实事、惠民生,南门村已完成三线整治250户,电力电缆全部改造、部分落地,电信网络已光改;完成种植香樟树150棵,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完成村道路面硬化1000米、安装路灯55盏。

为巩固南门村“门前三包”推行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推进南门村“门前三包”管理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诏安县城管局梅岭中队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帮助南门村组建一支日常巡查队伍,以“门前三包”为抓手,深入挖掘滨海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百路千村”“两违”综合治理环境提升行动打通了乡镇交通的“动脉”,“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则是将新鲜血液引到了各村各户,两者的相辅相成,是诏安县城管局“问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出的“药方”。未来,诏安县城管局还将在“百路千村”全面完成道路验收的基础上,将“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经验推广至平原、山区乡镇,以点带面,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花。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