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两区全撤桶 五区超九成
稿件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网站
广州在9月19日召开的“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大会”上,确定在居住小区推广“生活垃圾楼道撤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以下简称“楼道撤桶”),并提出“力争9月底见成效,年底前基本完成”。如今接近年底,据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本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广州有87.3%的居住小区已实施“楼道撤桶”,从实际走访情况来看,市内各大小区结合“楼道撤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楼道卫生干净了,取得了一定成效。
垃圾分类出成效:更多垃圾被分类处理无需填埋
根据广州城管的通报,通过近3个月的全面推进,广州已有不少居住小区按照政府部门的规划,实施“楼道撤桶”。据统计,“当前全市居住小区共设置定时投放点11203个,误时投放点10690个,撤桶率达87.3%。其中黄埔、南沙两区已完成全部楼道撤桶,越秀、花都、番禺、增城、海珠五区完成90%以上的楼道撤桶。”
在海珠区,截至11月30日,全区1409个小区,有1402个小区完成了楼道撤桶,撤桶率为99.5%,海珠区引导各小区逐步落实“破袋定投”,对餐厨垃圾开袋检查、破袋投放,建立起分类投放行为的即时反馈机制,促进源头精准分类。目前,区内已有近360个小区落实破袋定投。
为了保证楼道撤桶效果,提高垃圾分类的实效,全市各区都各出其谋,创新各种方法。例如海珠区有些小区的环卫保洁人员为提高破袋效率、方便居民投放,特别研制出“破袋神器”,只要轻轻一刮即可将餐厨垃圾倒出;又例如在番禺区,推广了智能化垃圾分类服务,小区内安装了智能垃圾回收装置,让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同时也能获得奖励,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准确率。
记者走访看到,各区还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进性带头作用,由党员组成垃圾分类督导员、志愿者队伍,定时定点在垃圾桶边帮助和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在海珠区,积极开展“一桶三员”,即社区党员、物业督导员及城管执法队员开展站桶督导,推动居民逐步养成并巩固“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的好习惯。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表示,目前全市有166个街(镇)设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占比93.7%;1517个社区建立了社区联席会议,占比95.6%;广州全市回社区报到参与服务党员人数达20.9万人,其中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约9.4万人,积极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全市各区垃圾分类逐渐规范化。
垃圾分类做得好,垃圾减量效果就会明显,垃圾终端处理量也会下降。据广州城管的通报显示,在新一批分类处理设施陆续投入使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背景下,更多的生活垃圾可被分类处理,无需填埋。广州城管公布的2019年1至10月广州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显示,全市日均处理生活垃圾2.23万吨,其中,焚烧处理1.554万吨/日,生化处理2620吨/日。
该组数据显示,超过80%的广州生活垃圾无需填埋处理,在不统计存量垃圾的前提下,因填埋垃圾造成的“垃圾围城”压力,比过去数年缺乏焚烧和生化处理设施时,有所减轻。广州城管在通报中称,广州已形成了“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的处理格局。
设定时投放点11203个
当前全市居住小区共设置定时投放点11203个,误时投放点10690个,撤桶率达87.3%。黄埔、南沙两区已完成全部楼道撤桶。越秀、海珠、花都、番禺、增城五区完成90%以上的楼道撤桶。广州回社区报到参与服务党员人数达20.9万人,其中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约9.4万人。
新成果新格局
2019年1至10月广州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显示,全市日均处理生活垃圾2.23万吨,其中,焚烧处理1.554万吨/日,生化处理2620吨/日。广州已形成了“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的处理格局。
实地走访
海珠区海幢街恒龙苑:垃圾分类成沟通纽带
海幢街宝贤社区恒龙苑小区是开展垃圾分类成效显著的一个小区,自从这里10月份开始楼道撤桶后,居民不仅没有不习惯,而且还养成了新习惯——每天晚上定时提着在家分类好的垃圾下楼分类投放。
记者连续一个月观察恒龙苑小区,发现在楼道撤桶后,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更高了。“其实垃圾分类也不是多难的事,在家里只需花几分钟时间认真分类,然后将垃圾投放到分类垃圾桶里,这样就轻松做好了垃圾分类。”居民李小姐说,这半年来,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转变很大,生活也随之有了改变,“从一开始没有一点垃圾分类的意识,到现在每天不做垃圾分类就浑身不习惯,哪怕是一条玉米棒、一张纸巾,我都会很执着要求自己分类投放。”
恒龙苑小区的垃圾分类气氛很好,垃圾分类的全员参与氛围在每一位居民之间感染传递。“大家都似乎互相之间有了默契,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看到有邻居分类不正确,会善意地提醒。”居民钟先生说,垃圾分类可以说成为了邻里之间特殊的沟通纽带,让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大家会为了垃圾分类这件事情,齐心合力地去做。
白云区景泰街:楼道卫生改善最让人开心
“广州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我们居民要亲身参与,而不能停留在口上,也不要找各种借口而不做。”白云区景泰街居民马小姐说,她认为当前大部分市民都很支持垃圾分类楼道撤桶,而且都亲力亲为去做好,但也有少部分居民还是停留在口上。
“楼道撤桶最大的好处、也是我们居民最开心的,就是楼道卫生有了根本性改善,以前楼道里放置垃圾桶,不仅气味难闻,而且老鼠、蟑螂都跑到垃圾桶里找吃的,环境相当恶劣,如今楼道没有了垃圾桶,干净了不知多少倍。”马小姐说,如今她会每天在家细致地做好分类,然后用袋子装好餐厨垃圾,拎下楼到定点投放点投放。
在她的小区,原来居民楼每层摆放了两个垃圾桶,全栋楼撤走了50多个垃圾桶,但街道做好了预判,在定时定点投放点放置了相应数量的垃圾桶,保证了居民垃圾量有充分的投放空间。
记者观察到,由于做好了预判工作,景泰街的垃圾分类楼道撤桶进展顺利,定时定点投放点的垃圾桶配置数量充足,垃圾清运及时,所以街道卫生保持了一贯的良好水平。
市民声音
楼道撤桶不要“撤”进误区
“希望各小区的‘撤桶’,不要‘撤’进误区。”长期关注广州垃圾分类的市民梁先生说,目前有的小区只是马虎应付楼道撤桶,楼道垃圾桶是撤了,但楼下定点投放点却没有摆放足够的垃圾桶,导致了垃圾桶垃圾外溢,垃圾掉落地面遍地都是,小区卫生变差。
棠下街道管辖的珠江俊园和华景新城逸意居,曾贴通知10月1日全面撤桶的珠江俊园,记者走访时看到依然“楼道设桶”,而且部分楼道的垃圾桶已垃圾满溢。
在一些已经实施楼道撤桶的小区,垃圾分类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在荔湾区芳村花园小区,尽管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但分类效果依然不佳,在餐厨垃圾桶里,堆放了很多用塑料袋装着的其他垃圾。记者到访期间,没有看到有站桶员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有市民希望,街道在楼道撤桶上,不能应付,不能简单为撤桶而撤桶。撤桶后,要为如何设置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点做好设计和规划,满足居民的投放需求,并且做好分类运输,不要让人有混收混运的错觉。(转自:广州日报)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