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住建局“小细节”“大手笔”共助宜居城市建设
“曾经的黑水不见了,工地的扬尘少了,公园增多了,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谈起对广元城市的感受,69岁的吴秀珍大妈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推动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既坚持立足人性化,从“小细节” 着手,追求对城市精雕细琢,又坚持“大手笔”建设,火力全开补齐城市短板,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把广元建设成为宜居之地,抒写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推动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小细节”感知城市的温度
最近,有群众致信反映对市城区南河两旁步行道石阶梯加装木塑板一事表示点赞,称赞:小事不小,却暖人心,市委市政府在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上,想到老百姓心窝里去了。
图为:工人正在为石阶梯加装木塑板
原来市城区南河两岸的石阶梯,设计之初就兼具通行和休憩功能,散步的人走累了,可以在石阶梯上坐下休息。然而到了冬天,面对冰冷的水泥石阶梯,想坐上一会却只能望而止步了。最近,市住建部门正在石阶梯上加装木塑板,以方便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小坐休息。当石阶梯遇到真心,水泥变得不再冰冷。
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对此,市住建部门始终保持对城市小问题、小细节的高度关注,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度,来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度时间,城区街道地砖松动让群众颇有怨言,称之为“地雷砖”。今年以来,结合“城市双修”,在市城区7条街道实施透水砖铺设改造10余万平方米,有效避免旧地砖铺设“晴天怕崴脚、雨天怕溅水”的问题。
家住水柜社区吴阿姨的最近发现,以前街面上,只要车辆经过,碾压到下水道井盖就会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但这声音最近消失了,原来这归功于在市城区对200余个路面井盖推广加装防震橡圈工艺改造,加强了井盖的稳固性,有效减少了车辆碾压噪音。吴阿姨笑着说:“现在睡觉都更香了”。
常说“路是人走出来”,但踩踏花草走出来的“路”却让城市绿化部门头疼。对此,城市绿化部门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加强宣传,减少对地被绿化植物的踩踏;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对绿化带进行完善,今年以来对确有通行需求的国大外侧等15处增设通行道20条,方便群众通行。
图为:书院巷路灯安装前后对比
群众诉求即是行动信号。近年来,市住建部门还开展了背街小巷整治、实施了夜间工地禁噪、工地扬尘治理等专项治理行动。一件件、一桩桩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无声无息改善着市民的生活,让广元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有“温度”。
“大手笔”补齐城市短板
就在上月,全省22个市县的代表齐聚广元,学习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经验。自2017年以来,我市投入资金20余亿元,通过工程和生态治理,对市城区19条黑臭水体进行整治,昔日“龙须沟”如今已成为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滨水游园,被群众亲切命名为“清岚溪”“皇泽溪”,成为城市休闲的新景观。
图为:整治后的浩口村沟
从“沟”到“溪”的转变,这只是我市聚焦城市病,打好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折射出的是市住建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城市建设短板的决心和效率。
2019年,市住建部门制定专项方案,针对停车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用实际行动将群众对城市建设的问号变成为叹号。
“现在整个区域规范整洁,车辆全部下停车场,占道停车少了,生意也好多了”。在市城区古堰路经营餐饮的王先生对笔者道出了古堰路智慧停车建成后的喜悦。去年以来,我市投资1.5亿元,加大了智慧停车场建设力度。今年,随着市城区古堰路停车场的建成,全市智慧停车场已达4个,实现新增停车位近千个。目前,在建智慧停车场还有4个,预计到2020年底,将新增停车位近2000个。
城市拥堵不仅堵车更让群众堵心,为缓解城市拥堵,“十三五”以来,我市投入资金15亿元,启动环线交通提升工程,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2条、约30千米,基本建成“三横九纵”的城市交通主干道路网。同时,在充分征集听取群众关于“缓堵保畅”意见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市城区实施既有道路拓宽改造工程,通过对部分城市道路(桥)拓宽车道,逐步改善市场区域高峰期拥堵状况。
图为:万源大桥拓宽改造后由四车道变为六车道
如何让城市兼具功能又有颜值,这一直是市住建部门思考的问题。今年,随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开展,全市实施了“扩量增绿”“增彩添香”“生态修复”“市政配套”等四大工程。新建公园9个、街头游园10余处。在市城区主要街道、护坡河堤新栽植开花植物、地被植物10万余株,实施绿化改造约5万平方米。“出门见绿、推窗飘香”,“满城鲜花满城芳”,正在成为广元的真实写照。
创建工作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的着的好处。家住水柜社区的谢大爷,这一年来,他家的断头路不仅打通了,期盼已久的路灯也安装了,门前臭水沟也得到了整治,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是天随人愿,一顺百顺啊”。
共同的城市就是共同的家,虽然城市建设有“小”也有“大”,但只要是群众关心的就是城市建设者关注的,让群众生活得更好将是住建人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