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执法使命担当 规范建筑市场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11-29 15:26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常建国) 2019年11月26日,湖北省首次建筑市场行为管理现场观摩会在襄阳召开。省建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晶杰率市场处江益东处长、全省市州林区(含县市区)建管和市场执法机构人员近300人参加会议。李局长肯定“襄阳经验”实在、具体、生动、有效,系统性强、操作性强,借得各地学习借鉴。襄阳经验就是:坚持守正,创新进取;执法担当,推进“严管、重罚、优服”三措并举,实施依法治理,规范建筑市场,为建筑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一、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制度是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支队在解剖麻雀、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了《建筑市场监管22条规定》,被称为“22条军规”,强化建设、施工、分包、监理、监管五方主体责任,建立相互监督制约的责任链条,形成齐抓共管的综治合力。襄阳在全国创新建立了市场主体行为告知书制度,提醒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签字盖章,强化建设单位是项目监管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建立了网络考勤与实地抽查相结合的“网地两检法”,每月一通报,违法即查处,督促工程项目关键人员到岗履责。建立了工程“三三制”检查制度,在工程施工的基础、主体、装修三阶段进行三次市场行为检查,区别不同情况,抓住阶段重点,实现全过程、有针对性的监督。建立了查处无证施工“七步工作法”,针对当事人的配合程度,分提醒告知、停工整改、立案查处、约谈警告、上报“入黑”(列入黑名单)、联合查处、强行停工七个步骤进行查处。通过制度约束,严格管理,有效遏制了无证施工猖獗的现象,大幅度减少了挂靠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二、铁腕查违,严格执法。执法是后盾。一千次说教,不如一次处罚。三年来,支队先后查处违法案件246起,罚款3000多万元,将102家企业列入建筑市场诚信“黑名单”,移交公安机关5件,有12人被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罚类别达到20多种,基本覆盖建筑市场主要违法情形。行政处罚不仅罚企业,还处罚个人;不仅罚款,而且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分子造成强烈震慑。支队探索制定了“八步办案法”,通过承诺、谈话、咨询、研讨、会审、上报、听证、公示八个步骤,精益求精办“铁案”。我们的标准是:所有案件经得受纪检监察部门的审查。我们在办案形式、案件内容、处理方式上实现了19项突破,办案效率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我们在住建局领导下,与纪监、公安及职能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增强威慑力。我们在《襄阳晚报》上开辟“以案说法”专栏,每周一篇分析身边案例,已累计14篇,做到广而告之、警钟常鸣,惩处一个教育一片。襄阳连续2年在省政府、省住建厅组织的案卷评审中获得第一名,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通过严格执法,警示教育,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底线意识,办理手续、依法建设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三、优化环境,优质服务。发展是目的,服务是本质,环境是关键。城建支队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监管在一线,执法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坚持“面对面听期盼”,建立了意见建议反馈不过夜制度、安全隐患整治不过夜制度,把群众的冷暖放心上,把当事人的诉求听进去。我们坚持“严管就是厚受”的理念,规矩事前告知,先教育提醒、先解决困难,先整改完善,处罚是最后的选择,是对严重违法违规者的惩处。我们坚决克服“一罚了之”问题,坚持执法与党建同步,开展“党建引领+法治护航在工地”活动,以党的事业引导企业团结协作搞建设,以执法教育引导企业遵守法律搞建设。我们建立案后回访制度,主要领导带领法规科与案件当事人面对面听意见,问廉洁,促整改。通过转变作风,规范行为,优化服务,优化环境,城建支队没有发生一起不廉洁及破坏营商环境行为。

 
三年来,通过持之一恒的严管、重罚、优质服务,有效规范了建筑市场行为,连续多年来未发生较大质量安全事故,建筑业多年以10%增速发展,2019年预计产值破千亿元。近期中央电视台以1分钟时间、《湖北日报》以头版头条点赞襄阳城市品质大提高,“千年古城亮起来”。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