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到”十桥畅通“
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的象征,建国七十年来,武汉从一座长江大桥到十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武汉是桥都。
武汉位居中国腹地、长江中游,汉水由此汇入长江,并且分割为汉口、武昌、汉阳三镇,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曾被孙中山誉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据历史档案显示,在武汉建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想最早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用以沟通南北铁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时年63岁、自1913年起多次参与武汉长江大桥规划、勘探的李文骥,联合茅以升等一些科学家、工程师向中央人民政府上报《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提议建设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纪念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
长江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长江大桥建成,是一个从此站起来的伟大民族、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生国家向世界的宣告,中国人民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奇迹、实现梦想。长久以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民族志气的抒发与人民伟力的鉴证。如果说城市有足迹,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这座城市在世界上走得最远最广的足迹。
儿时长江大桥是武汉的名片,成为人们重要打卡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数量的发展,武汉长江大桥也是越来越“添堵”了。于是,人们想到了要建设长江二桥、三桥……
(武汉长江二桥夜景)
上世纪花了近50年建成了2座长江大桥,分别是1957年通车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1995年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二桥。2000年至2019年,有8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分别是:2000年通车的白沙洲大桥,2001年通车的军山长江大桥,2007年通车的阳逻长江大桥,2009年通车的天兴洲长江大桥,2011年通车的二七长江大桥,2014年通车的鹦鹉洲长江大桥,2017年通车的沌口长江大桥,2019年通车的杨泗港长江大桥。2020年青山长江大桥也将建成投用。
大桥建设满足了过江需要,推动了武汉市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加快建桥的步伐,两者相辅相成。
10月8日上午,武汉第十座跨长江大桥、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悬索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武汉实现从“一桥飞架”到“十桥畅通”的跨越。
大桥设计主跨1700米,一跨过江。大桥全长4.13公里,连接汉阳国博立交与武昌八坦立交,主桥设双向12车道,其中,上层桥面为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下层桥面为双向6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60公里,是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使用功能最完备的大跨悬索桥,两岸连接汉阳四新、武昌青菱、白沙洲片、南湖。
大桥上层两侧各有一条人行观光道,宽2米,共有8处加宽至3米、长15米的休息观光区,市民可以在此凭栏观江。下层设计了两条非机动车道,可供电动车、自行车骑行过江,每侧2.5米宽,还设计了1.5米宽的人行道,行人在下层步行时不会淋雨。
桥下江水亘古流淌,桥上风景日新月异。中国之力,凌驾于滔滔天堑;中国之志,成就十桥通途的人间壮举。走过一座座大桥,回首沧桑历史,四通八达间的,是中国人一路向前的铿锵脚步;万家灯火里的,是中国心始终闪烁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