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建设,以“格局”为谱唱响民企转型升级好声音
中华建设 记者 魏莱 王晶
建筑业国家最高奖“鲁班奖”的奋力争创,建筑面积超三万平方米的总部大楼落成搬迁,高标准现场观摩会的多次举办……犹如行业话题“制造者”一般的民族建设集团,被誉之为建筑业民企中的黑马级选手。
稳步前行的十二年间,它沐浴过由国有向私有制企业的改革浪花,经历过首揽造价过亿项目后的兴奋与激动,实践过跨界地产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也勇尝过进军超高层建筑领域后的成就硕果……面对成就,谁还能清晰的忆起,那道“要么转型,要么死”的生死选择题,曾同样被摆在掌舵人的桌面上。
作为一家稳扎稳打却时刻以“求是、进取、合作、创新”为企业精神的老牌企业,迎难而上,乘势而起是它毫不犹豫的选择。经过缜密的调研、思考和论证,“专业化做精、产业链做大、企业管理做活、理才战略做久、科技应用做强”五轮驱动的转型发展模式让民族建设找到了方向,也正是这条特色化道路,让它在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岿然而定。
走精益之路,由“量”到“质”,由“大”到“强”
过去的种种实践让民族建设深知,那种凭借粗放式经营,以高产值称“大”的时代已成过去。要想适应新的形势,驾驭新的市场,实现新的飞跃,就必须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由“大”到“强”的转变。因此,民族建设将转型升级的第一步确定为向精益化管理要质量效益。2014年,民族建设在董事长叶佳斌和总经理朱诗兵的带领下展开了全面深化改革,全新的企业发展思路得到了自上而下的贯彻。
根据朱诗兵总经理对“精益”二字的诠释,民族建设所践行的精益,概括来说是以提高效率与效益为目的,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通过诸如劳务分包总价包干实施办法、项目部资金管理办法、项目部水电材料管理细则等,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是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是以精细化的管理手段结合精益的思想实现价值最大化;同时,以“精而专”为市场开拓出发点,摈弃部分中小型项目,大力挖掘大型公建项目资源,通过“精品工程”的打造为品牌知名度的塑造添砖加瓦,如造价3.7个亿,争创“鲁班奖”的省妇幼综合大楼项目。基于“精益”,在经济下滑,行业不济的大背景下,民族建设的发展仍然逆流而上、势如破竹。
2016年,计划迈向全国市场的民族建设将企业名称由“湖北民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民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工匠精神”的着力弘扬将“精品工程”效应再度放大。“2016年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观摩会”、“2016年武汉市创精品工程现场观摩研讨会”等数次观摩会的成功举办,一时间在建筑行业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民族建设的品牌实力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据了解,2017年,民族建设将继续承办三场现场观摩会,力争在知名度打造上锦上添花。
改革的成果来的快捷而显着。时至今日,民族建设集团工程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其中有50余项工程质量、安全荣获“楚天杯”、“黄鹤杯”和其他省市的各项优质奖项。多次荣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连续多年被湖北省建筑业协会评为“全省优秀建筑企业”,被信用机构评定为“银企AAA信用企业”,自2010年以来长期跻身湖北省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前20强。
立足主业做活经营,产业链延伸激发企业活力
“不杜绝挂靠,建筑企业说再多转型升级都是空话”,在谈及企业转型战略时,朱诗兵再三强调了这个观点。“民族建设能够在改革浪潮中稳妥前行,靠的是企业对人才,资金和技术上实现了完全的掌控。对我们而言,对挂靠说不,是最起码的企业原则。”
十二年间,相继取得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钢结构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消防设施工程施工、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等四项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的民族建设集团,还拥有市政公用工程、金属门窗、城市园林绿化、幕墙、机电安装等贰级资质。企业资质的日益强大,业务板块的夯实,让民族这块招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举足轻重。目前,民族建设已拥有专业职称技术人员6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5人,中级职称368人,现持证建造师70人,其中国家一级建造师45人,二级建造师25人,集团公司注册资本金也升至4亿元,净资产49769万元,年生产能力更是高达120亿元。
根据新出炉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其已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2017年要达到新签施工合同额60亿元,年施工产值55亿元,2017年内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晋升特级,跻身全国“一流建筑企业”行列,并在多个项目工程上实施创优计划;2018年筹备上市;至2020年集团公司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成立自有项目管理模式,项目核算标准化、科学化;2025年力争实现年产值200亿……
围绕建筑主业推动其他产业多元化发展,是民族建设近几年在转型升级之路上的有效尝试。目前民族建设已成长为一个集建筑、安装、钢结构、市政、消防、劳务、设备租赁安装、房地产开发、矿业开发、工业制造为主体的多元化大型企业。
据了解,早在2010年起涉足房地产开发的民族建设,首期便斥资了1.5亿投资筹备十堰五堰·新天地项目开发拆迁,并同时推动规划、设计审批手续工作,2016年,十堰宝齐的房地产项目五堰·新天地已全面开工,2017年将实现资金回笼1亿元。“现阶段我们依然会立足主业求发展,同时为了提高公司综合实力,实施多元化发展,我们计划在年内成立九大分、子公司。作为集团发展辅助板块的房地产业务,目前仍以核心团队建立成长为重点,实行稳妥缓慢的发展战略。此外,采矿权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年内矿业公司的成立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风险控制是保障转型升级稳健推进的重要工具。一直以来,民族建设始终强调可持续发展观点,在项目择选上强调考察甲方资质及诚信度等,被判定为风险度高的项目,宁可不做;同时,对于应收账款问题始终保持积极跟进的态度,并有专门团队应用各类合理有效的手段及方式予以处理,防范经营风险。“在项目操作上,其实建筑企业应该和甲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和它站在一个战线上,帮它出主意,想办法,一荣共荣”,朱诗兵如是说。
从“管人”到“理才”,借科技之翼乘风而上
在民族建设的转型升级设计中,“人才强企”和“人才兴业”被放置在最显要的位置。其认为,传统“听话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更需要赋予员工更宽广的空间去释放人才的专长。
“管人,管得住人,管不住心。理才,理的是人才,得的是人心”,朱诗兵对此颇有感慨,严谨的制度,军事化的管理作风是不可缺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翁,“近年来,我们一直积极的将人才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紧密的结合与互动,通过公司之家的氛围打造,为员工营造归属感和更人性的环境,积极的关注人才需求,辅助和引导他们,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能,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说个题外话吧,我们的高管能够叫得出每个员工的名字。”
优美的工作环境、优厚的福利待遇和家的温暖,让每个民族建设人感到自豪。民族建设在总部专门修建了酒店式标准的宿舍大楼让职工免费入住,一日三餐均能免费在食堂解决,娱乐健身设施一应俱全。近年来,还定期组织商品房团购活动,并根据人才级别及贡献给予补贴,工资每年上调,年终不仅有表彰与奖励,连家属都能领到丰厚的红包。
从管人到理才,所谓“理才”,核心是个“才”字,人才归根到底来源于配置和引导,即“理”。在民族建设的人才战略中,不仅仅是拥有高学历、厚资历、高职称等背景才能被称做“才”,只要在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符合职位的任职资格标准,并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都是“人才”。目前,自上而下的绩效考核、各层级的述职考评、激励杠杆、内部竞岗以及外部纳才等多重“理才”手段正在企业内部予以实行。一个个诚实可信、业务精通、能力突出的基层干部被选拔到经营管理者岗位,一批批有利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管理、科技攻关、市场经营、资本运营等方面的专家型人才被安放在最合适的岗位。
“以人为本”的管理变革对于支撑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变革、构建高效率组织以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体现出了关键价值和突出作用,而借“科技之翼”则能助企业在大势之中乘风而起。
2016年,民族建设加大了科技应用上的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先后在总部和项目上启动了ERP信息化系统和财务EAS金蝶系统。“互联网+”的协助让其在运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民族建设还通过建立互联协同的OA信息化平台,由云端控制,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运用新科技实现智慧工地。
除此之外,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正在民族建设转型升级之路上迅速的推进。目前,其正根据近年来的项目实践经验,将BIM初级团队与信息中心部门进行重组。根据计划,2017年内,BIM小组将组建完毕,BIM技术将在诚功K2、K3、省妇幼及新开的重点项目中深度应用。
朱诗兵介绍说,民族建设正计划在武汉市江夏区建设一座装配式构件生产基地,预计在三年内向市场上提供PC构件,实现自己预制,自己安装。“在装配式建筑上,我们以稳中求进为原则进行推进,目前市场还处于孕育期,我们将在这个孕育期间构建和完善团队,做好筹备工作,一旦需求充分、市场成熟,便可随时爆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从弱小到壮大,从默默无闻到蜚声业内,业已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和经营模式并发展成大型建设集团的民族建设,将继续以“格局”精神为先发,以“践行工匠精神,铸造精品工程”为理念,阔步前行于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奋力谋求中国建筑产业新一轮改革大潮中的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