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东:高原金色大地上的献歌
来源:青海省住建厅
金色的大地孕育金色的希望,金色的希望带来富裕生活。
在这喜迎国庆70周年的金秋时刻,河湟谷地的海东市进入丰收季。金黄的麦田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农民拿着金色的果实,脸上挂满了丰收后的喜悦。
海东作为进入青藏高原的第一站,不仅是青海省农业大市,还是全省最大的现代农业基地、农产品主要供给地,全市各类农作物占到了全省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面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海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牢固树立海东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理念,进一步巩固提升好“全省农业看海东”的农业地位。
农业迈入新时代
金秋正是菊花收获的季节,走进海东市仙草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子里晒满了采摘下来的金丝皇菊,基地里工人们还在忙碌着采摘,漫步其中,犹如徜徉金色的海洋。
公司负责人韩忠祥是循化人,早些年做棉纺生意,一次和朋友饭店吃饭时,点了一杯菊花茶,没想到饭店的一朵菊花茶卖50多元,这也让韩忠祥萌发了种植金丝皇菊的念头。
2016年,韩忠祥流转平安区耕地,引进金丝皇菊,试种了4公顷,试种成功,并以每公斤3000元的价格出售。尝到甜头的韩忠祥,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寻找销售市场,并获得成功。
今年,韩忠祥种植的金丝皇菊面积达到了可观的41.8公顷,金丝皇菊的种植,不仅自己收入丰厚,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不论是务工还是土地流转。
对于海东市来说,如今像金丝皇菊这样的“稀罕物”并不在少数,平安富硒羊肚菌、乐都大樱桃、民和葡萄、循化西瓜……
今天的海东,依托科技进步,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现代特色农业大放光彩,传统农业种植的“小麦、油菜、马铃薯”老三样,同样也走出了“靠天吃饭”的困境。
今年,海东市完成全膜技术推广62000公顷,建立规模科技示范点316个,建立小麦扩繁基地66公顷,蔬菜良种繁育基地27公顷,引进冬油菜、荞麦试验示范新品种14个。
从数据可以看出,依托农业技术的推广,海东现代农业迈入新时代,带来的不仅是丰收,更是喜悦,这是一份来自农民丰收的喜悦。
农民成为新职业
依托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丰收,农民思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已经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农民样”了。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洒力池村村民张成有,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张成有和女儿的白血病,让这个普通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张成有的弟弟一家常年在外,家里的樱桃园无人看管,张成有接手弟弟的樱桃园,学习樱桃树修剪技术,精心照看。今年结果时,别人家的樱桃树上樱桃寥寥无几,而张成有的樱桃又大又甜,压弯了树枝。
其他人在传统销售时,张成有却用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每天在果园里直播自家的樱桃,除了当地的顾客,宁夏、甘肃等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别人家的樱桃一公斤20元无人问津,张成有家的樱桃40元一公斤却采摘一空。
看着满树红彤彤的樱桃变成了人民币,张成有脸上挂满了丰收后的喜悦,这份喜悦是收获劳动后的喜悦。
海东全市,像张成有这样的新型农民不计其数,互助土族自治县卓扎滩村,村民将土地流转,景区内务工摆摊,实现了景区分红、务工收入、土地流转三重收入;卯寨沟的村民,依托景区建设,告别了传统农业种植,发展了采摘农业,并在家门口实现了务工种植的双重收入……
海东市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446家,成员总数达到70880个,其中包括农民成员43061个。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农业丰收的同时,农民这个职业也成为了新型职业,海东农业丰收,也带来了农民的“丰收”。
美丽乡村随处见
得益于农业的“丰收”,农村面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村民家门口堆放的柴草堆不见了,巷道里的畜棚迁到了院子里,生活污水垃圾统一收集处理,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铺开。
秋日的互助县林川乡尕寺加村内,干净整洁的巷道,巷道两旁的丁香松柏依然翠绿,村子里随处可见垃圾桶及环保标语,虽是丰收季,巷道里却看不到一根稻草。
“村子里有9名保洁员,每天负责着村子里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村民家门口实行了三包,此外,每周村里还组织村民进行的三次大扫除,确保让村子比城市还干净。”尕寺加村支部书记蔡颜周说。
依托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乡村项目,海东市尕寺加村在内的诸多村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仅今年头5个月统计,海东市召开宣传动员会399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7.55万份,开展集中整治行动4547次,清运垃圾31.99万吨,清理老旧房屋4121处、残垣断壁20973处,清理沟渠2108.22公里、塘坝涝池154处,清理乡村公路2657.5公里,清理非法广告11.58万条,拆除老厕所15168个、猪圈(牲畜圈舍)16248个、简易草房13793间、简易车房3433间,配备农村保洁员5019人。
此外,平安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支持县,成为青海省唯一上榜区县,这也是海东市乃至青海省农区今年最大的“丰收”。
同时,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乡村双驱联动,今年计划实施的120个高原美丽乡村,上半年已开工建设88个。
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丰收的季节,海东“三农”也实现了大丰收,金色的大地上,海东“三农”也在演绎着金色丰收的故事,给欢乐的国庆日添上浓墨重彩的绚丽一笔……
金黄色的农田、香味四溢的暖锅、热情洋溢的舞蹈……金秋的湟中县,充满了丰收的喜悦,相继开展第二届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农民收获的笑脸与丰富的农产品相交映,折射出湟水河畔农民的丰收喜悦,热气腾腾的佳肴与欢快的舞蹈相交映,折射出湟水河畔农民的幸福生活。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湟中县用欢庆丰收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新风范,也展现了湟水河畔农业的飞速发展。陈曦摄
日子越过越“牛气”
“今年的收入应该不错!”
9月26日下午,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新街回族乡下卡力岗村的一处畜棚里,一头头壮实的黄牛正低头享用自己的晚餐。它们的主人、村上的养殖大户马有林投放完饲料后站在一旁盘算着。每年农历的八九月份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买牛卖牛,畜棚里这170多头“新来的家伙”就是他这20多天奔波的成果。
说起养牛这份工作,马有林有着近20年的经验。其实,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就有牛的身影。“父母是当地的农民,除了几亩地,家里的生活就靠那几头牛。”其实,不单单是马有林家,过去由于发展路子单一,下卡力岗村的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只羊、几头牛。
正是基于这样的传统,成家后的马有林开始子承父业。
“一开始养了十几头牛,后来自己琢磨出一些经验,便开始不断扩大规模。”就在马有林的养牛场不断发展的同时,新街乡的发展路子也开始逐渐调整,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思路,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牛羊育肥成为下卡力岗村村民们发展产业的首选。而且因为牛羊肉品质好、口感佳渐渐在海南当地小有名气。虽然没有统一的商标,但“下卡力岗村”就像一种无形的品牌,使村里的牛羊肉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不仅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高于其他地区的产品。而马有林一家人的生活也随着这样的变化一天天滋润起来。
“现在,家里建了3个畜棚,每年的养殖规模大概都在200头左右。最近几年收入不错,明年打算流转六七公顷地种植饲草料。”
就在马有林已经开始谋划明年的发展路子时,距下卡力岗村10公里开外、贵德麻吾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马贵虎走进牛棚,开始了下午的“巡查”。不久前,马贵虎对合作社的7个畜棚进行了升级改造,不仅搭建了雨棚,还建起了专业的堆粪场。如今畜棚变得干净,养殖场气味也比以前小得多。
“今年牛肉市场不错,按照这个价格,收入应该能有50万元左右。”他经营的专业合作社养了400多头牦牛,按照每头牛1300元左右的收入计算,对于马老板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丰收”的不仅仅是马贵虎。村民马国军家人多地少,再加上他自己又没有什么手艺,过去多年来一家五口的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2014年合作社成立后,每年马国军都会来合作社喂牛,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
“合作社发展不仅仅是想让我自己致富,也想让更多的村民从中受益。让大家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跟我一样觉得日子有奔头!”马贵虎笑着说。
“雕塑”土地的匠人
金秋九月,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的很多村子,都可以看到红得像火、黄得像金一样的藜麦。
清晨,香日德镇柴兴村书记包太燕来到香乐村自家流转的土地前,查看藜麦的长势。在阳光的照耀下藜麦显得格外惹眼,红彤彤、金灿灿,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将山脚下的小村庄装扮得姹紫嫣红。
包太燕站在地头上,指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藜麦说,我今年一共种了66.7公顷的藜麦,香乐村这块地大概有22.7公顷,也是最大的一块,从目前的长势来看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
今年是包太燕种植藜麦的第四个年头了,他和妻子徐树菊也成了柴兴村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但是他们的故事要从2002年开始讲起。
2002年,包太燕和妻子外出打工,经过几年的奋斗,夫妻俩也算小有成就,但是包太燕一直都放不下柴兴村这个家。
2013年,驻村干部利用村里33个废弃的温棚,想让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包太燕得知了村里的这一情况,主动放弃了在外拼搏多年的事业,回到村里,承包了温棚,成立昌辉种植专业合作社,种起了桃子、枣、蘑菇等水果和蔬菜。
村里的妇女们也一改往日的闲散,跟着他夫妇俩干起了温棚种植。也就是这个时候,包太燕夫妻二人和这里的土地结下了不解的“缘”。
光是大棚还不够,包太燕知道村里有173公顷的耕地,但是种的都是单一的小麦、油菜等作物,一年到头来也就是解决温饱。
多年在外闯荡的经历,让二人多了几份坚韧和魄力,2013年包太燕看准了玛卡市场,开始种植玛卡,那个时候村里的人都不敢碰这些“新玩意”。
包太燕说:“其实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种了3公顷,没想到成功了,当年就赚了。”在包太燕的带领下,2014年,村里的人也都大胆种起了玛卡,村民们的收入也都水涨船高。
2015年,随着藜麦市场慢慢的走红,包太燕就带着村干部去乌兰县考察学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夫妻俩先在自家的土地上种起了藜麦。
徐树菊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藜麦种植当年就获得成功。2016年,我和丈夫动员了村里30户人家种植藜麦,并与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40公顷种植合同。按照协议,企业为这些种植户支付了340多万元分红资金,很多人拿到沉甸甸的分红时,喜极而泣。
尝到甜头的村民们也都大胆种起了藜麦,2017年柴兴村和三江沃土有限公司签订了160公顷的种植协议。包太燕回忆说,2017年分红资金达到1160万元,分红最多的,有三十多万元,最少的也有五、六万元……
临近中午,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农户骑着三轮车,来到自家的藜麦地中。
包太燕说,我们香日德镇海拔高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正好对上了藜麦的“脾气”,所以藜麦成熟的也要早一些,今年雨水适中,估计再有个十来天就可以丰收了。
话还没说完,包太燕扒开一株藜麦接着说道,我们今年种植的格藜一号新品种,撒的是有机肥料,珠珠都很饱满,看样子每亩(0.06公顷)地产150公斤藜麦不成问题。我们今年是和甘肃、格尔木的两个老板合作,收购价要比市场每公斤高出两元钱,我大概算了一下,除去流转资金和各种费用外,收益将十分可观。
在地里忙活的村民脸上也尽是幸福的笑容。村民张蒲荣说,我要赶紧去准备收割藜麦的机械,不然到时候好设备都被租走了。
在包太燕和徐树菊的带动下,柴兴村的藜麦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包太燕说,今年全村一共种植了5000亩(333公顷)的藜麦,分布在香日德镇的各个村庄。现在村里白天几乎没人,因为大家都要去看看自己的藜麦地,准备迎接丰收的喜悦。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