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城市管理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亮点可圈可点
中华建设网讯 近年来,京山县围绕 “两争两建”工作目标,坚持城乡统筹,推动大投入、大建设、大整治、大创新、大创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92%,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75%,行政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100%,建成区实行控违“零增长”,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全覆盖,城市管理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良好成绩,亮点可圈可点。
大格局抓构建,城市管理体系合纵连横形成
近年来,京山县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大城管格局。2013年-2014年两年间,相继成立了京山县城市管理委员会、京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等4个机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城市管理工作,促使城管进社区、城管向乡镇延伸,促进京山城市管理逐步走向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科技化、常态化管理轨道。目前,初步形成“运营市场化、管理网格化、指挥数字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收运体系化”的城镇管理体系,城乡管理水平大力提升。
大投入抓建设,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骤增
2017年,京山县加大城市管理资金投入,保障城市管理高效运行。一是城管财政经费投入。城市管理经费呈逐年递增趋势,2017年京山县城市管理工作经费比2016年增加 1964.73万元,是京山县地方一般预算增幅的2.5倍,高于其他事业单位10个百分点。二是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年来,我县投入资金近3500万元,配套建设一批环卫基础设施,新建4座综合性环卫保洁站,升级改造7座垃圾中转站,配套一批垃圾压缩设备、垃圾转运车辆和道路高压冲洗、洗扫车辆,目前有环卫大型洗扫、作业车辆18台、小型人行道洗扫车10台、 多功能洗扫车2台、道路冲洗车4台,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0%。三是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投入。坚持市场导向,采用PPP模式引资1.9亿元,建设 2个区域性垃圾处理场和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投入 1300多万元完成11个镇级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并全部运行;投入7600 万元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2017年底建成并通电试行。
全覆盖抓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市领跑
京山县作为湖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县,坚持高起点规划、全方位布局,通过多途径筹资、严格奖惩抓层级考核,实行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走出了一条具有京山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之路,2017年省级验收全市第一。一是高起点规划,编制完成了《京山县城乡统筹规划》和《京山县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划》,为全域推进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二是通过财政支出、招商引资、社会捐资和村级自筹资金等方式,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输血,同时县政府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治理工作成效突出的镇村给予通报表扬和经济奖励。三是覆盖城乡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完成,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各镇区共添置各类垃圾收运车238辆、垃圾桶5302个、垃圾池415个,分类收集房(池)69个、分类桶283组,建资源回收利用点近100个。目前,我县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100%,实行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有效处理率分别为97.5%和93%,新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86个,新建乡镇垃圾转运站3座。四是完善县、镇、村三级考核制度,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排名一通报、年终总兑现,对考核评比中排名后三位的村支部在大会作检讨,并将日常考评结果与保洁员和村支部书记经济待遇挂钩。
强力度抓创新,市场化运营有条不紊
自2016年起,京山县就在城市管理改革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城区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实行环卫管理向社区延伸,将城区13个社区68条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管理纳入环卫清扫保洁范围,将环卫作业延伸至社区、城中村等管理薄弱部位,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2017年先行将青年路、凤凰堰等8个无造血功能的社区作为试点纳入,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对上述社区的道路、下水道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目前工程已完工,环卫设施配套到位。二是推行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2016年7月份与湖北美龙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交接,先行将京源大道、城中路等17条主次干道共31万平方米道路面积纳入清扫保洁市场化试点范围,成效明显。三是2016年11月份将城区13个社区的“牛皮癣”治理推向市场,实行专业化运营。四是学习宁夏中卫“以克论净、深度清理”先进管理经验,在城区新市大道、城中路、文峰西路3条道路先行先试,实行“晚6点至12点全面冲洗+白天洗扫、人工保洁”作业模式,采取“先冲洗、后机扫”,并辅以一天若干次洒水作业,试点路段基本做到不留垃圾死角,人行道路见本色。
高效能抓创建,叫响城管文化品牌
近年来,京山县狠抓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创建“大道城管”(即道在情中、道在理中、道在法中)文化品牌,以品牌力量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一是以作风建设塑品牌,在城管系统内推行“走、劝、干”特色工作法和“一分钟述职”工作法。“走、劝、干”特色工作法形成于2013年,活动已连续开展4年,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同时率先推出“一分钟述职”工作法,利用全体干部职工每天早6:30至8:00、晚19:00至21:00集中报到时间,由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带头述职,每天挑出5名管理人员,每人用1分钟时间将当日工作时间查巡的问题、处理的结果向全体管理人员汇报,收到了实效,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推行“走、劝、干”特色工作法和“一分钟述职”工作法后,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显著增强,队伍作风明显好转,整治工作卓有成效,建成区实行控违“零增长”,城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轻机大道、青年路社区、文峰西路、大龙工地分别创建为最美示范路、社区、街区和最美建筑工地,城管品牌效应显现。二是以“五子”精神树品牌。我们积极倡导城市管理“五子”精神(即清洁大家园,当为吃苦奉献的卒子;管理大摊子,勇为行政执法的柱子;服务大发展,愿为助推发展的轮子;参与大创建,乐为齐抓共管的赖子;关注大民生,甘为弱势群体的孺子),用“五子”精神激发城管人的主人翁意识,将环卫工人田红霞、聂军红作为城管人的先进文化代表向上推荐,以社区文化节为平台宣传城市管理,开展“大道城管”主题征文活动 和“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全县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展现城管人的精神风貌和我县城市管理面貌的变化,展示城管文化。
大格局抓构建,城市管理体系合纵连横形成
近年来,京山县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大城管格局。2013年-2014年两年间,相继成立了京山县城市管理委员会、京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等4个机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城市管理工作,促使城管进社区、城管向乡镇延伸,促进京山城市管理逐步走向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科技化、常态化管理轨道。目前,初步形成“运营市场化、管理网格化、指挥数字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收运体系化”的城镇管理体系,城乡管理水平大力提升。
大投入抓建设,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骤增
2017年,京山县加大城市管理资金投入,保障城市管理高效运行。一是城管财政经费投入。城市管理经费呈逐年递增趋势,2017年京山县城市管理工作经费比2016年增加 1964.73万元,是京山县地方一般预算增幅的2.5倍,高于其他事业单位10个百分点。二是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年来,我县投入资金近3500万元,配套建设一批环卫基础设施,新建4座综合性环卫保洁站,升级改造7座垃圾中转站,配套一批垃圾压缩设备、垃圾转运车辆和道路高压冲洗、洗扫车辆,目前有环卫大型洗扫、作业车辆18台、小型人行道洗扫车10台、 多功能洗扫车2台、道路冲洗车4台,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0%。三是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投入。坚持市场导向,采用PPP模式引资1.9亿元,建设 2个区域性垃圾处理场和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投入 1300多万元完成11个镇级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并全部运行;投入7600 万元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2017年底建成并通电试行。
全覆盖抓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市领跑
京山县作为湖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县,坚持高起点规划、全方位布局,通过多途径筹资、严格奖惩抓层级考核,实行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走出了一条具有京山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之路,2017年省级验收全市第一。一是高起点规划,编制完成了《京山县城乡统筹规划》和《京山县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划》,为全域推进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二是通过财政支出、招商引资、社会捐资和村级自筹资金等方式,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输血,同时县政府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治理工作成效突出的镇村给予通报表扬和经济奖励。三是覆盖城乡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完成,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各镇区共添置各类垃圾收运车238辆、垃圾桶5302个、垃圾池415个,分类收集房(池)69个、分类桶283组,建资源回收利用点近100个。目前,我县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100%,实行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有效处理率分别为97.5%和93%,新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86个,新建乡镇垃圾转运站3座。四是完善县、镇、村三级考核制度,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排名一通报、年终总兑现,对考核评比中排名后三位的村支部在大会作检讨,并将日常考评结果与保洁员和村支部书记经济待遇挂钩。
强力度抓创新,市场化运营有条不紊
自2016年起,京山县就在城市管理改革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城区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实行环卫管理向社区延伸,将城区13个社区68条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管理纳入环卫清扫保洁范围,将环卫作业延伸至社区、城中村等管理薄弱部位,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2017年先行将青年路、凤凰堰等8个无造血功能的社区作为试点纳入,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对上述社区的道路、下水道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目前工程已完工,环卫设施配套到位。二是推行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2016年7月份与湖北美龙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交接,先行将京源大道、城中路等17条主次干道共31万平方米道路面积纳入清扫保洁市场化试点范围,成效明显。三是2016年11月份将城区13个社区的“牛皮癣”治理推向市场,实行专业化运营。四是学习宁夏中卫“以克论净、深度清理”先进管理经验,在城区新市大道、城中路、文峰西路3条道路先行先试,实行“晚6点至12点全面冲洗+白天洗扫、人工保洁”作业模式,采取“先冲洗、后机扫”,并辅以一天若干次洒水作业,试点路段基本做到不留垃圾死角,人行道路见本色。
高效能抓创建,叫响城管文化品牌
近年来,京山县狠抓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创建“大道城管”(即道在情中、道在理中、道在法中)文化品牌,以品牌力量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一是以作风建设塑品牌,在城管系统内推行“走、劝、干”特色工作法和“一分钟述职”工作法。“走、劝、干”特色工作法形成于2013年,活动已连续开展4年,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同时率先推出“一分钟述职”工作法,利用全体干部职工每天早6:30至8:00、晚19:00至21:00集中报到时间,由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带头述职,每天挑出5名管理人员,每人用1分钟时间将当日工作时间查巡的问题、处理的结果向全体管理人员汇报,收到了实效,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推行“走、劝、干”特色工作法和“一分钟述职”工作法后,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显著增强,队伍作风明显好转,整治工作卓有成效,建成区实行控违“零增长”,城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轻机大道、青年路社区、文峰西路、大龙工地分别创建为最美示范路、社区、街区和最美建筑工地,城管品牌效应显现。二是以“五子”精神树品牌。我们积极倡导城市管理“五子”精神(即清洁大家园,当为吃苦奉献的卒子;管理大摊子,勇为行政执法的柱子;服务大发展,愿为助推发展的轮子;参与大创建,乐为齐抓共管的赖子;关注大民生,甘为弱势群体的孺子),用“五子”精神激发城管人的主人翁意识,将环卫工人田红霞、聂军红作为城管人的先进文化代表向上推荐,以社区文化节为平台宣传城市管理,开展“大道城管”主题征文活动 和“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全县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展现城管人的精神风貌和我县城市管理面貌的变化,展示城管文化。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