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工地“测量机器人”,教你玩转机电安装!
在中建三局建筑工地上,有无人机,有焊接机器人,有芯片安全帽……最近,听说又来了一位“客人”,让我们一起瞧瞧这位“客人”的模样吧!
中华建设网(记者 魏莱 通讯员 邓秀琼 潘霞)对一幢超高层建筑来说,建筑结构就像人体骨架,而里面的各类水、电、风机电管线则好比“中枢神经”系统,哪里有异常都会影响房屋使用功能。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定位各类机电管线走向,做到精准、快速呢?近日,中建三局二公司武汉绿地中心安装项目引进了测量“机器人”,让这一切变得如此简单。
武汉绿地中心主体结构已突破200米,机电施工地下室部分即将进入大上阶段,施工环境复杂、难度大。据估算,仅大楼内的电线电缆,总长度就将达1233公里,相当于武汉到北京的距离。项目引进测量机器人进行定位放样,在计算机中将已完成的BIM模型直接输入“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就可以完成管线、管道组对、楼板穿孔、洞口、预埋位置等定位放样功能,同时还能够检测验证管道安装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在传统的施工工艺中,施工定位依靠人工识别CAD图纸,再将图纸中的数据展现到现场来进行测量、放样、打点,定位准确度不高,遇到管线交叉、碰撞打架的时候只能拆改,浪费材料和劳动力。
测量机器人作为一种集自动目标识别、自动照准、自动测角与测距、自动目标跟踪、自动记录于一体的测量平台,通过“智能化”先进手段,对传统施工进行了诸多优化:一是快捷。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大楼的放样点数多达6万多个,一个机器人每天就能解决500个定位,比传统人工方法提高了5倍;二是精准。可依据BIM模型,自动生成定位点,定点放样,所见即所需,误差精确到毫米;三是优质低耗。放样点位一次成功,避免了返工,同时可视化的操作界面三维放样,自动生成放样报告,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打赏